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
| A.垄断贸易的要求 | B.商品输出的要求 |
|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 D.资本输出的要求 |
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 A.仁者爱人 | B.忠恕之道 | C.克己复礼 | D.中庸之道 |
老子的最高哲学概念是()
| A.仁 | B.礼 | C.德 | D.道 |
2004年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礼物(见图)。事后,几位学生议论为什么送这件礼物。
甲说:“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
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丙说:“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两千多年。”
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看法的理解。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 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
|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 D.仁政治国,人际关系要和谐(知识幻灯片1) |
关于老子思想的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 A.“道”是抽象的,“道”派生了人间万物 | B.“天法道,道法自然”,否定天命论 |
| C.矛盾的对立双方,无需条件,就可以转化 | D.“无为而治”是指统治者任何事都不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