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指出:“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上遭到了严重的失败。”下列对本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列宁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
②列宁否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宋朝收了地方的财权、兵权、行政权,而《元史》记载:“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这表明元朝行省制度的主要作用是()
| A.改变了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 | B.行省设丞相,拥有行政大权 |
| C.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 D.官职有明确分工、互相协调 |
下列漫画中,君臣礼节变化说明了()
|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 B.科举制度兴起 |
| C.文人的地位得到提高 | D.文人地位迅速下降 |
明朝中期以后,太监乱政,成为政治一个明显特征,之所以出现这样特征的主要原因在于()
| A.统治者创立了内阁制度 | B.强化君主专制 |
| C.丞相专权,权势过重 | D.实行行省制度 |
“每个官吏都被分派到自己家乡以外的地方去做官,以保证他不能利用自己的职位在当地发展家族势力。结果,形成一个行政制度,其效率和反应灵敏的程度远远超过现代以前的任何别的行政制度”(同7题出处)根据所学知识,秦汉以来实行的“行政制度”指()
| A.官吏任免制度 | B.科举制度 | C.察举制度 | D.君主专制制度 |
唐朝杜牧在《上宣州高大夫书》说:“自去岁前五年,执事者上言,云科第之选,宜与寒士,凡为(世家大族)子弟,议不可进……为子弟者,鱼潜鼠遁,无入仕路。”材料反映了当时的选官制度()
| A.唯经是举 | B.注重门第 | C.唯才是举 | D.打破特权垄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