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共19分。
泾溪
杜荀鹤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险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溪兴①杜荀鹤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注释:①此诗系诗人晚年归隐家乡时所作。②瓦瓯:陶制的小盆。 ①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诗运用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思考。 |
B.后诗托物言志,借助溪流表达诗人的人生志向。 |
C.两诗内容不同,前诗旨在说理,后诗意在抒怀。 |
D.两诗风格不同,前诗平实警策,后诗自然清新。 |
②从《溪兴》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概括《泾溪》一诗后两句蕴含的人生哲理。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一哲理的认识。不少于150字。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余杭四月
(元)白堤
四月余杭道,一睛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⑦。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
闭门户。“一晴生意繁”中“生意”是什么意思?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一晴生意繁”在整首诗中的作用。
诗的第二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在写景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颔联主要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试结合诗句分析其效果。
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金陵图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注】韦庄,晚唐诗人。诗人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①,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②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释】
①烟萝:草树茂密,烟聚萝缠。
②沈腰:南北朝时诗人沈约在朋友信中有“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的句子,后人用“沈腰”指人瘦;潘鬓:晋代文学潘岳在《秋兴赋序》里说他三十二岁时头发就开始花白,后以“潘鬓”作为中年鬓发初白的代称。 这首词的上篇写了四十年来家国的哪些景象?“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这首词中怎样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上下篇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注】作者家住襄阳,古属楚国,这首诗是他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作。本诗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这首诗的颔联、颈联抒发了什么情感?是怎样抒发这种情感的?试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