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是一台落地电风扇,电风扇的参数见下表;乙图是电风扇的尺寸示意图,由于电风扇的质量分布不均匀,它的重力作用点在P点;电风扇内部的电路图可简化为丙图,图中的代表电动机,R1、R2是限流电阻。
(1)小明想在电路中加一个“倾倒开关”,使电风扇被碰倾倒时能自动断开电路。此开关应该安装在丙图中的 (选填“A”、“B”或“C”)处。
(2)将电风扇调到最高档(最大风速),H调到最大值,此时H=120cm,它的放置状态如图乙所示,在水平方向扇叶受到空气对它向左的作用力F=16N,重力作用点P离电风扇底座中轴线横向距离a=15cm,P点离地面的距离b=40cm,底座半径r为17 cm。当电风扇的风速达到最大时,它会翻倒吗?请用杠杆平衡原理计算说明。(g=10N/Kg)
(3)电风扇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当旋转开关调到2位置时,风速档位是 (选填“低档”、“中档”或“高档”);此时,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100V,求R1的阻值及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为了中小学生的安全,“长鼻子”校车在全国各地学校大量投入使用,如图所示。
(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 的;以校车为参照物,司机是 。(两空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2)《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在的 (选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若该校车做匀速直线运动,5min内经过3300m,其速度为 m/s,该校车 (选填“有”或“没有”)超速。
(3)小明早晨7点06分乘校车去上学,7点24分到达学校,设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距离是 km。
为判断短跑比赛中运动员是否抢跑,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抢跑自动指示”电路。其工作原理是:当运动员蹲在起跑器上后,先闭合总开关S;发令时闭合发令开关S1,则发令指示灯亮;运动员听到“起跑”命令起跑后,装在起跑器上的压敏电阻R0立即因受到压力减小,其电阻改变,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明显变大,开关S2被吸引而闭合,于是起跑器指示灯亮。
(1)压敏电阻有以下两种类型,则该模型的压敏电阻R0属于哪种类型? :
A. 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增大 B. 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减小
(2)运动员抢跑时指示灯的发光情况为: 。
(3)已知发令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6伏,运动员起跑后,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为0.25安。若压敏电阻R0的阻值为30欧姆,电磁铁线圈的电阻忽略不计,则发令指示灯的电阻为 欧姆。
晴天正午,小健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光斑的形状与什么要素有关呢?光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对此他们马上进行了探究,他们猜想光斑的形状: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是______ (合理/不合理)的;
(2)为了进行探究,他们制作了甲、乙、丙、丁四个带孔的卡片,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卡片中小孔的尺寸均为3mm,甲、丙、丁卡片中的大孔的尺寸均为2cm,且丙、丁卡片中大孔尺寸相同,在进行探究时,他们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通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
若让你在甲、乙、丙、丁四张卡片中选择一张卡片用来验证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你选用______卡片;在探究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是否有关时,小健选用甲卡片进行实验探究,发现白纸上得到四个圆形光斑,由此得出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无关的结论,这结论______(可靠/不可靠).
(3)小健的同桌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另外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4)小健知道了光斑的成因后,又动手制作简易的针孔相机,他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如图戊所示.
小健用针孔相机观察校园内旗杆顶上的国旗,如图己所示.则他在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国旗的形状是()
(5)小健把针孔相机靠近旗杆顶上的国旗进行观察,则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的国旗的像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6)通过探究,他们得到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通过小孔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像,通过大孔形成的光斑不是像 |
B.小孔形成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大孔形成的光斑与大孔的形状有关 |
C.小孔和大孔所形成的光斑,其大小均与孔到地面的距离有关 |
D.不管光斑是不是像,它们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
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聋哑青年用精美绝伦的舞蹈“千手观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善的启迪。
(1)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其他演员的面孔,这是因为光的__________的缘故。
(2)佛光普照,梵音如丝,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原因是不同的乐器发声的_________不同。(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3)舞台上云雾潦绕,其实是干冰(固态二氧化碳)_______时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_________而产生的效果。(填物态变化)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①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②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③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① 、② 、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