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苯和溴水混合后加入铁粉 |
制溴苯 |
B |
乙醇与高锰酸钾(KMnO4)酸性溶液混合 |
验证乙醇具有还原性 |
C |
蔗糖溶液加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加新制备的Cu(OH)2悬浊液,加热 |
证明蔗糖水解后产生葡萄糖 |
D |
向纯碱中滴加醋酸,将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饱和NaHCO3溶液、苯酚钠浓溶液 |
证明酸性:醋酸>碳酸>苯酚 |
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Fe与0.1molCl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
B.16g甲基正离子(13CH3+)所含中子数为9NA |
C.关于反应:C2H2(g)+2.5O2(g)=2CO2(g)+H2O(1);△H= -1300kJ·mol -1,若CO2中有4NA对共用电子对生成,则放出热量为1300kJ |
D.0.lmol/L Fe2(SO4)3溶液200mL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总数为0.1NA |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仅用硝酸银溶液便可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 |
B.减压过滤是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大颗粒的晶体 |
C.硫酸亚铁铵晶体过滤后用无水乙醇洗涤 |
D.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中,展开剂的成份为蒸馏水与丙酮 |
下列物质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其主要反应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氨气 | B.漂白粉 | C.![]() |
D.纯碱 |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H2O、HCOOH、(NH3)2Fe(SO4)2均含有氧,都是氧化物 |
B.HCl、H2SO4、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
C.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孔雀石都是常见的铁矿石 |
D.Na2CO3、Ba(OH)2、NH4Cl、Na2O![]() |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写有以下实验数据:① 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食盐;② 用量筒量取5.26mL的盐酸;③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酸溶液的pH值是3.3;④ 滴定盐酸时用去23.00mLNaOH溶液,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