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仪器b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为.装置E中,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制取二氧化碳时,用装置F替代装置B的优点是
(4)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G~J所示装置对氨气的制取、性质进行探究.

①装置I中的现象是
②装置H的作用是
③根据氨气的性质,J处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为.(填"K"、"L"或"M")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气体的干燥(除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及性质实验.

(1)图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
(2)若A是稀硫酸,B是锌粒,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实验室可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所得气体产物,原因是
(3)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A与B接触,若看到水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打开橡皮塞,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C中,木条复燃,反应生成的气体是,该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4)重复(3)中的操作,若将带火星的木条改成燃着的木条,可观察到木条熄灭,说明生成的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

化学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国许多地方至今仍保留着吃元宵、燃放孔明灯的风俗.
①小明发现,妈妈煮元宵的天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固体.小明应用化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是,此时需要调节灶具的进风口.
②小明想自制孔明灯,为了使其能飞得更高、更安全,选择作为灯罩的材料应质轻且.一些地方已禁止燃放孔明灯,因为一旦其飘落到加油站、油库等地,便可能接触到而引发火灾.
(2)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其中能形成酸雨的气体是.依据酸所具有的性质,判断酸雨对下列物品有损害的是(填字母序号).

A.大理石塑像 B.铝制门窗 C.钢铁结构大桥 D.花草树木.

学习化学知识后,要学会从化学视角观察物质世界.
(1)从组成角度看: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是由一百余种元素组合而成.水是由组成的.
(2)从微粒角度看: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二氧化碳是由构成的.
(3)从物质分类看:氢氧化镁可使酚酞溶液显红色,说明其具有性.请写出其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从变化角度看:①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变化.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同时伴随着将化学能转变为能的过程.②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转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甲(相对分子质量是90)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6.4g氧气,同时生成5.6g一氧化碳、4.4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对甲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碳元素质量分数为40%
D.若相同质量的甲在9.6g氧气中完全燃烧,则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课外小组同学用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水接触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
(1)实验准备
查阅资料
①过氧化钠能与水、二氧化碳,盐酸反应,反应过程中均有氧气放出.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一种工业上制玻璃的原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CO2能与碳酸钠水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CO2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几乎不溶解.
设计方案
①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②老师指出,应在M点前增加下列装置(如图2),才能得到更准确的实验结论.
(2)实验过程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K1、K2关闭;
②向装置中分别加入所需药品,写出装置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实验时,先打开(填K1或K2),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口处,一段时间后,关闭它,再打开另一个弹簧夹,再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口处.
④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始终不复燃.
(3)实验分析
①为观察到最终木条复燃,甲建议在Ⅲ后安装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目的是

②乙认为即使采纳甲的建议且最终观察到木条复燃,也不能证明CO2与Na2O2发生反应,原因是
(4)实验反思
丙同学认为:应进一步证明CO2与Na2O2反应生成新物质.他补充的实验是:取Ⅲ中反应后所得固体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证明有新物质生成.
丁同学认为:丙同学实验时应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否则不能证明CO2与Na2O2反应,其理由是

如图A~F所示是初中化学中的六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2)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F装置的实验现象
(4)上述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填字母),请选择其中一项说明改进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