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文奇和包博等同学进行的电学实验:
(1)文奇为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①请用笔画代替导线完成图甲电路的连接;
②文奇看到了邻组同学在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指针偏向“0”刻度线的左侧,原因是电流表     
③如果文奇连接电路时接入的电阻为5Ω,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那么将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端调节,使电压表示数为   V;把10Ω的电阻换成20Ω的电阻,无论怎样调节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示数调到控制值,说明她选择的滑动变阻器     
④更换器材后,重新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比。
(2)包博将电阻换成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测量其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
①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②排除故障,继续实验,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电流表的示数为         A。最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I﹣U图象(如图丙),根据图象求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为    W;

③通过分析I﹣U图象,发现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升高逐渐变大,其原因是                 
(3)完成上述实验后,包博又重新设计了电路(如图丁),测量另一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这个小灯泡正常工作的电流为I1。请完成实验步骤(已知电源电压为U)。

①只闭合开关S1,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     
②只闭合开关S2,保持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位置不变,     ,使电流表示数为I1;再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调到最左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2
③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表达式为P=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实物的电路连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玮玮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1)如果玮玮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如果选用A.B编号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则控制的变量是琴弦的材料和 ,想探究的问题是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 的关系.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玮玮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只填写数字代号).

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安装实验器材时:

(1)小华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如图是小华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温的情景,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存在的错误之处是(1) ;(2)

(3)小明同学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① ;② .
(4)当水的温度达到沸点后,停止给水加热,水的沸腾将 (选填:“停止”或“继续”),说明水沸腾时应满足的条件是:① 、② .

(5)实验中,沸腾时的气泡变化是图 (选填:“a”或“b”).小明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得到的数据记录如下表.根据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此时的气压可能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t/℃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如图(a)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此装置除了可以用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还可用来说明 ;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如图(b)所示,再把瓶口封上,这时你将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手机的铃声;如果逐渐把瓶内的空气抽去,你听到的手机声的大小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这实验说明 ;实验中将手机悬挂起来,而不是直接放在瓶中的原因是:

如下图甲所示,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手电筒里的反光装置相当于凹面镜(如下图乙),它可以让小灯泡发出的光又远又直,这种设计应用了光在反射过程中,光路是 的原理。
小欣猜想:声音也有反射现象,凹形面对声音是否也有类似的作用呢?于是,小欣利用雨伞和机械手表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1)如图丙所示,水平放置并固定雨伞,他把耳朵贴在伞柄上,逐渐改变耳朵在伞柄上的位置,直到听到周围的声音一下子清晰了很多,记下这个位置A.这说明声音在凹形面上反射时,凹形面对声音有 的作用.
(2)为了进一步探究凹形面对声音的作用,他把一块机械手表挂在伞柄上的A点,当他的耳朵位于三米远的B点时(B与A在同一水平高度),听不到手表声.经过分析,他又找到另一把相同的雨伞,在做了必要的调试后,终于听刭了手表声.那么这两把伞的摆放方式应该如下图中的 (填甲\乙)所示.

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进行观察。

(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 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3)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 进行,理由是
(4)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中会出现的情况是 .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就是倾斜的,车内物体经它所成的像偏向车子的 (上/下)方,因而不会干扰驾驶员对前方的观察
(5)该同学仅根据在右图白纸留下的实验记录, (填能\不能)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因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