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25日19:38分,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69个春秋的苏联“锤子和镰刀”国旗,在暮色中被匆匆降下。在同一根旗杆上,俄罗斯白蓝红三色国旗徐徐升起,苏联从此成为历史。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的直接影响是( )
| A.出现了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 | B.多极格局形成 |
| C.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完全消失 | D.两极格局瓦解 |
《汉书·刘辅传》记载:“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武帝临终前,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 、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四人,受遗诏辅汉昭帝;而丞相田千秋竟不得受遗诏。这表明汉武帝时期
| A.宰相没有地位 | B.外朝制约内朝 |
| C.内朝参与政事的决策 | D.皇权空前强化 |
1947年2月21日,英国通知美国国务院,英国无力再对希腊和土耳其提供进一步的财政和军事援助,很快将从希腊撤退,希望美国从4月1号开始承担此前主要由英国在东地中海承担的抵抗共产主义的义务。这说明()
| A.英国放弃了对海外殖民地的控制 | B.美国公开宣布把冷战作为基本国策 |
| C.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已转移到美国 | D.美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 |
图是《俄国(苏联)实力发展曲线图》。图中1935-1975年,苏联实力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原有的工业基础和能源储备都比较雄厚 |
| B.历次经济体制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
| C.加强了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控制 |
| D.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 |
罗马于公元前242年增设了一名外事行政长官专门负责涉外案件的审理工作。因为外事案件案情复杂,涉及面广,而且其所遇事件又常常是公民法中所没有规定的,因此,行政长官在断案时只得斟酌实情,便宜行事。有时甚至干脆直接引用各地早已实行的法律惯例。这一做法()
| A.扩大了法律惯例的适用范围 | B.克服了公民法主体狭小的弊端 |
| C.强化了外事行政长官的自主权 | D.保护了所有罗马人的法律权益 |
建国后到2005年,除了1949-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1965年的调整时期外,中国政府共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其中1958-1962年的二五计划被称为“夭折的计划”。导致二五计划“夭折”的直接原因是()
| A.“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 B.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 |
| C.经济困难局面的出现 |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