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列对他们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A.从自然现象探寻世界本原 |
B.力图理性地认识人和世界 |
C.理念世界才是真实永恒的 |
D.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 |
《通典》记载:阳嘉元年,尚书令左雄改察举之制,待中张衡上疏曰:自初举孝廉,到今二百年,必先孝行;行有馀力,乃草文法耳。今诏书一以能诵章句、结奏案为限,虽有至孝,不当其料,所谓损本而求末者也。文中“损本而求末”的“本”是指( )
A孝、廉的选官标准 B.门第族望的推选依据
C.科举考试的办法 D.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民”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写法是在甲骨文中“民”的形状像草芽,是草芽蕃生的意思。那么,在古代“民众”的原意是()
A.对君上顺服 | B.以民众为本、以民众为主、 |
C.百姓之间民主平等 | D.像野草一样卑贱 |
下图的历史人物认为,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这一重要思想
西塞罗
A.是罗马成文法史的起点 | B.体现了古罗马公民法的形成 |
C.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 D.反映了万民法体系的基本形成 |
下列有关古罗马万民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适用于罗马境内的各族人民 | B.注重调解贸易、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
C.注重形式,程序比较繁琐 | D.广泛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 |
伯里克利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走向了顶峰。下列现象在这一时期才开始出现的是
A.某公民因财产富余而提高了等级 | B.某官员因渎职被陶片放逐法放逐 |
C.某公民被抽签选入十将军委员会 | D.某公民因参加政治活动领到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