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是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代表作。在其中第三编《西方优势地位时的世界》这样写到:“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地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这一时期对应的时段是( )
| A.1500~1600年 | B.1600~1763年 |
| C.1763~1914年 | D.1945~1991年 |
有人曾说德意志帝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反映了当时德国()
①实行君主立宪制②建立起完善的代议制③皇帝掌握国家实权
|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①② | D.②③ |
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多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
| A.法国不断地对外扩张 |
| B.它是以法律的形式确立的 |
| C.它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
| D.责任内阁制的高效运转 |
“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宪法规定对法国政治的法律意义是()
| A.为保留君主制提供了方便 |
| B.确保了法国共和派的领导地位 |
| C.堵塞了法国君主复辟之路 |
| D.防范了外国势力的政治干涉 |
有人认为:“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的眼里,拿破仑始终是一个扩散‘1789年瘟疫的暴发户’。”这里所指的“1789年瘟疫”是()
| A.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
|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
| C.拿破仑发动的对外战争 |
| D.《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材料()
|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
| B.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 |
| C.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 |
| D.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