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相比,人们将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时期称为“缓和与妥协”的时期。这里的“缓和与妥协”是指苏俄( )
| A.支持临时政府掌权 |
| B.消除了与西方国家的矛盾 |
| C.与东欧国家建立经互会 |
| D.允许一些外国资本存在 |
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的成功标志着
|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 | 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 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 | D.君主制度的衰亡 |
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普鲁士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为1918年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以下各项可以作为科恩论断依据的是
| A.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 | B.德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
| C.俾斯麦宰相实行“铁血政策” | D.德国推行海外殖民扩张政策 |
美国1787年宪法最具有创新性的内容是
| A.建立中央集权 | B.议员由选举产生 | C.实行三权分立 | D.开创代议制政体 |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
| C.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 D.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
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
| A.平民的斗争 | B.皇帝的重视 | C.罗马的扩张 | D.法学家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