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资产阶级革命者章太炎撰文评价一位古代思想家:“余姚者,立宪政体之师。观¬¬¬所恃重人民,轻君主,固无可非议也。”下划线上可填入的书名为( )
A.《春秋繁露》 | B.《四书章句集注》 | C.《藏书》 | D.《明夷待访录》 |
“可是战争结束时,战败国沙皇俄国‘不割寸土,不赔一个卢布’(尼古拉二世语),却要中国人民去接受战胜者的宰割。”为此,中国
A.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大约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
B.失去了西北地区包括伊犁在内的七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
C.继续丧失南满铁路及其支线的权利 |
D.失去了京津地区的军事控制权 |
“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描述的古代文学成就是
A.楚辞 | B.唐诗 | C.宋词 | D.元曲 |
“人才之不足,或者归咎于科举,以为教之以课试之文章,非独不足以成天下之材,反从而困苦毁坏之。科举固非古,然观其课试之文章,则圣人之经,前代之史,道德仁义之宗,治乱兴亡得丧之故,皆粹然于其中,则其与古之所谓‘学古入官’‘学而优则仕’者何异?”能够支持上述观点的正确史实是
A.唐朝设明经科,培养了实用人才 | B.北宋设进士科,培养了人才 |
C.王安石变法中重编教科书,整顿太学 | D.明代八股取士,不利于人才培养 |
汉唐“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明代废丞相后,内阁首辅“预机务,出纳帝命,率遵祖宪,奉陈规诲,点简题奏,拟议批答,以被顾问”。与汉唐丞相不同,明代内阁首辅
①奉命拟旨,没有建议决定权②可以封驳皇帝谕旨
③不能直接插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政务④可以直接插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政务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章太炎在《国故论衡·小学概说》中指出:“盖小学者,国故之本,王教之端,上以推校先典,下以宜民便俗,岂专引笔画篆、缴绕文字而已。苟失其原,巧伪斯甚。”古代“小学”的表面形式是指
A.学校 | B.训诂学 | C.考据学 | D.文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