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浙江籍的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阿垅在其长篇小说中这样描写:“(1937年)十二月十三日。敌人入城……敌人在紫金山下含笑作‘斩杀千人竞赛’……”此描述的场景(    )
①出现在淞沪会战期间
②延续六周,30万中国人被杀害 
③是珍贵的史料,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
④在发生及以后的几年内,中国西南地区的民族工业得到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论衡》中提到:“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直接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人定胜天”的思想 B.“靠天吃饭”的观念
C.“不误农时”的思想 D.“精耕细作”的特点

小明翻阅家谱时看到“十一世长房:伯爵公,忠厚无华,勤力本业,家族有事,无不勉赴,不失为祖宗纯孙。”材料中的“伯爵公”最有可能是()

A.手工业者 B.商人 C.农民 D.官僚

史家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领袖的性格:丘吉尔“有想象力但不稳定”,罗斯福“天真而喜欢喊口号”,他们并不比“往往情绪失常而暴怒”的希特勒更明智。对于这种说法,以下理解何者较为适当?

A.这位史家的说法是对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可以采信
B.这个说法只是这位史家的片面的主观意见,不足采信
C.这是史家从特定角度评论历史人物的结果,可以作为参考
D.可见当时各国领导人都不明智,因而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英国《每日电讯报》12月18日报道:“美国总统突然采取令人意外的行动,决定在明年元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其中有许多战略上和政治上的原因。可是简单的商业上的原因往往被人遗忘。美国企业界领导人……认为中国这个未来的广大市场是解决他们本身问题的一把钥匙。”下列有关这份报道的分析正确的是()

A.这份报道应发表于1979年
B.“美国总统”是指尼克松总统
C.“本身问题”主要是指“滞胀”问题
D.“商业上的原因”是美中建交的主要原因

一位美国史学家认为:“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为基础。”该材料中省略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A.蒸汽机 B.内燃机 C.发电机 D.电动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