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籍的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阿垅在其长篇小说中这样描写:“(1937年)十二月十三日。敌人入城……敌人在紫金山下含笑作‘斩杀千人竞赛’……”此描述的场景( )
①出现在淞沪会战期间
②延续六周,30万中国人被杀害
③是珍贵的史料,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
④在发生及以后的几年内,中国西南地区的民族工业得到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义和团运动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A.完成了反帝斗争的任务 | B.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
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状况 | D.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
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北京、南京、武汉、广州、中山都想申请纪念活动主办权,其中南京的理由是
A.辛亥革命在南京爆发 |
B.在南京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
C.三民主义在南京提出 |
D.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并颁布《临时约法》 |
“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
A.提出了具有革命性土地纲领 | B.打击了封建统治势力 |
C.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 D.吸收西方基督教文化 |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 B.甲午中日战争 |
C.八国联军侵华 | D.抗日战争 |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你认为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A.战争赔款太少![]() |
B.外国商品滞销 |
C.清政府的抵制 | D.鸦片仍然不能输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