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3月15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取消对于使用美国护照去中国旅游的一切限制;4月14日,尼克松宣布结束已存在20年的禁止美中贸易的法令。这些政策变化表明美( )
A.积极传递与中国接近的信息 |
B.切实推进与中国的新型区域合作 |
C.彻底改变了敌视中国的政策 |
D.落实《中美联合公报》的原则 |
《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导致十三行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 B.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
C.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 | D.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 |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卷十六中提出“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之弗贵,而积粟者闭籴,则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之勿贱,而怀金者不雠,则愈益其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 B.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的流通 |
C.实行农商并举的惠民经济政策 | 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的负担 |
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以下各项是对苏东坡这一总结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A.古代选官制度大致可分为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等阶段 |
B.夏、商、西周时,享有受教育及从政资格的主要是贵族 |
C.“以客出仕”成为战国时风行的做官之途径 |
D.汉代中央官员的选拔主要来自地方郡县长官 |
下图是塞尚的名作《樱桃和桃子》,在强烈的黑与白、冷与暖的色彩反差中,画家表现出所画物品的冷漠、凝重与僵硬。下列作品中与此作品艺术风格相似的是
A.达芬奇《蒙娜丽莎》 | B.《清明上河图》 |
C.毕加索《格尔尼卡》 | D.凡高的《向日葵》 |
赫鲁晓夫曾对美国人演说“我们只不过存在了42年,再过7年,我们将达到美国同等水平。当我们赶上你们,从你们身边经过时,我们将向你们挥手。”该演说表达了赫鲁晓夫
A.为苏联的落后寻找原因,祈望美国放弃霸权政策 |
B.阐释苏联内政外交趋向,应对美国星球大战计划 |
C.描绘苏联发展愿景,取得与美国平等地位的愿望 |
D.自信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敌视美国的资本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