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商部头等顾问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捕鱼区的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之、这一史实( )
A.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 |
B.遏制帝国主义对渔业资源的掠夺 |
C.有利于发展实业与维护海权 |
D.收回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权益 |
菲力普·肖特在《毛泽东传》中说:“在当年(1970年)国庆节那天,周恩来带着埃德加·斯诺(美国记者)夫妇,去和毛在天安门上拍照。这是一种空前的姿态:从未有一个外国人获得过如此殊荣。‘很不幸’,基辛格以后承认,‘他们的表达方式太曲折了,我们西方人粗疏的心灵完全错失了这一关键点’,在过了一段长时间后,他才意识到……。因此,第二年春天,毛做出一个甚至连鲁笨的美国人都能够理解的姿态“。材料表明()
① 中美友好交往的大门即将打开
②与美国的对话得到毛泽东的支持
② ③中美关系的改善存在一些障碍
④中美关系的改善既有渐进性,也有曲折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军,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和平。”(《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决裂前后》)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苏两国之间形成同盟关系②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③维护了东亚地区和平,有效地防止该地区战争爆发④体现了新中国 “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A.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 |
B.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
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 |
D.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 |
材料一:1929年,胡佛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拒绝稳定股市的建议,否决国会的救济方案。材料二:1932年,胡佛决定成立复兴金融公司,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实行通货紧缩政策,反对联邦政府进行救济。对比上述材料,说明胡佛总统()
A.是坚定的自由放任主义者 |
B.是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忠实践行者 |
C.在没有稳定思路下随意调整政策 |
D.在自由放任前提下实施有限干预 |
下列关于交通运输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最早的汽车诞生于美国 |
B.工业革命时期的汽船发明于英国 |
C.美国莱特兄弟在19世纪末发明了飞机 |
D.中国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是上海轮船招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