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有句名言:“温故而知新。”过去30年中我们也曾遇到挫折和挑战,我们的关系不是没有分歧扣困难。但是,“我们必然是对手”的概念并非是注定不变的——回顾过去不会是这样。由于我们的合作,美中两国都更加繁荣、更加安全。我们已经看到我们本着共同的利益和相互的尊重去努力所能取得的成果。可是,这种接触的成功取决于理解,取决于继续进行开诚布公的对话,相互了解,相互学习。正如一住美国乒乓球队员所说——作为人,我们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但是我们两国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差别。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复旦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  2013年6月7月至8月,习近平同奥巴马在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了“非正式会晤”,前后进行了长达8小时的战略沟通。两国元首达成“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共识。双方同意,共同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们必然是对手”的概念下,美国对华政策及其后果。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中美构建“合作共赢”新型大国关系的因素,中国应如何应对。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3年9月7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图2),这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尽管“丝绸之路经济带”目前来看还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构想,但这一构想思维开阔,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深远意义,不断引来各方广泛关注和热议。

请你参考与图1相关的历史知识,从不同角度推介“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构想。(要求:结合历史,至少两个角度,表述简洁清晰)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16世纪中叶,欧洲天主教耶稣会开始派传教士在广州附近、澳门传教,后利玛窦等来华,先后在肇庆、韶州、南京、南昌、北京等地传教。利玛窦传教方式是知识传教,他把带到中国、或在中国自制的奇器有西洋镜、自鸣钟、地球仪、干罗经、世界地图及精美的油画圣母像等,公开展出,吸引乡绅、官僚士大夫,所宣传的西学涉及天文、历算、地理、数学等方面,这都与中国社会特别是君主专制需要有关。明末清初,西学传播范围,主要限于士大夫中间,如徐光启、李之藻、扬廷筠、王征、王锡阐、杨文鼎等,他们与传教士合译了许多西方著作。1775年,耶稣会被解散,西学传播第一阶段结束。
——摘编自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等
材料二1807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东来,是第一个新教来华传教士。……揭开第二阶段西学东渐序幕。鸦片战争结束后,传教士的活动从南洋转移到中国东南沿海。从1843年到1860年,香港的各通商口岸出版西书434种,其中宗教类329种;属于天文、地理、数学、医学、历史、经济等方面的有105种。这一时期,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主动的了解、吸纳西学,有的以独立身份参加译书工作。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文化渗透从沿海向内地更大范围扩展。从1860年到1900年,各种新式学校、教会医院以及报纸、杂志等宣传媒体大量涌现,西学影响扩大到社会基层。由于洋务运动兴起,政府开始主动吸纳西学,翻译、介绍西方兵工文化、科技技术,成为中国输入西学的主体部分。甲午战争后,为救亡图存,以进化论为灵魂、以革故鼎新为主题的书籍、各种变政历史、亡国历史、维新传记纷纷出版。四十年中,共译西书555种,涉及哲学、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应用科学、游记、杂记、议论等。
1900年八国联军之役到1911年清朝覆亡,是西学东渐的结束期也是高潮期。这一时期西学的影响极大地扩展,并深入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译书的数量极大;内容上以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为主转为社会科学所占比重加大,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的著作成为革命志士的神圣经典;方式上从以前直接翻译引进,变为由日文转译,转口输入西学为主要途径。
——摘编自吴小如主编《中国文化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的西学东渐与明末清初的相比,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让-莫内(1888--1979),法国政治家。16岁时开始了他的商业生涯。他的首次商务活动是巩固开发北的酒业市场。一个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北美地区,同传统保守的西欧各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北美地区,国际间商业贸易手续极为筒便,没有那一层又一层的关卡和繁杂高额的税收,莫内对此感受很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经过长期观察、深刻的思考和作了一些初步探索后,莫内毅然对法德政府提出了一个大胆建议:把法德两国的煤炭、钢铁资源置于一个超越国家的管理机构之下,对煤钢资源共同开发和使用,并且该机构也吸纳欧洲其他国家参加,这个建议就是著名的1950年5月9日《法国宣言》。该文件在西欧各国引起强烈的反响。.在他的努力下,欧洲煤钢联营、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都先后建立了起来,后合称为欧洲共同体。莫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l988年,莫内离世,他被欧共体各国首脑授予“欧洲荣誉公民”称号,并被誉为“欧洲之父”。
——摘编自李世安《欧洲一体化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莫内提出《法国宣言》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莫内的努力产生的影响。(7分)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1年8月9日—8月14日,罗斯福和丘吉尔举行正式会晤,其成果便是著名的《大西洋宪章》,其主要条款有八条:……第三,两国尊重各国人民选择他们在其管辖下生活的政府形式的权利; 两国主张凡是被强制剥夺主权和自治权的民族恢复这些权利;……第五,两国愿意在经济领域内促成一切国家之间的最充分的合作,目的在于使所有国家改善劳动标准,发展经济,享有社会安全;第六,在最终摧毁纳粹暴政以后,两国希望见到建立这样一种和平,以使一切民族得以在自己的疆界内安居乐业,保证一切地方的所有居民都可以过无所恐惧、不虞匮乏的生活;……第八,两国相信,世界上一切国家,基于实际的和精神上的原因,必须放弃使用武力。《大西洋宪章》的这些条款宣示了英美两国战争与和平的目标,描绘了未来世界的美好蓝图。作为战后理想世界秩序的一个展望和设计,它的发布受到世界舆论的赞扬,极大地鼓舞了正在殊死抵抗纳粹、法西斯侵略奴役的各国人民。
——摘编自朱大伟《<大西洋宪章>构建和平思想的价值探析》
材料二 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用生命和鲜血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在201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西洋宪章》所体现的和平建设思想。(8分)
(2)请结合史实从几个角度证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7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5分)
材料一英国的立宪政体是新旧社会势力之间达到力量均势的历史结果。在英国社会内部,一方面,布尔乔亚阶级或市民阶级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一阶级为了保护市民社会和使民间社团组织的自主性不受专制国家的侵夺,并为了在政治上享有充分的权利和自由,起而与国君抗衡并形成强有力的社会政治势力。另一方面,国君又仍然享有相当充分的权威合法性与尊严,这样,双方就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关系。
——以上材料选自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材料二 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幕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之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加其分的。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袁刚《国会与辛玄革命》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是如何“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关系”的。
(2)依据材料二说明为什么把辛亥革命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从政治文明的角度。评价辛亥革命对中国民主政治的推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