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调查面积为100hm2草地上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以下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A.若被调查植物的个体越大,则所取样方的面积越小 |
B.设置1个1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
C.随机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
D.在该植物密集处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
以下有关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
B.没有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患遗传病 |
C.基因重组导致杂合体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
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
某种群产生了一个突变基因F,其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该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因为环境改变使之产生了定向变异 |
B.F基因决定的性状在生存斗争中占有优势 |
C.FF的幼体存活率一定高于杂合子 |
D.该种群中F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变化表示新物种的产生 |
某植物群体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为AA:Aa:aa= 1:4:l。比较自交一代与随机交配一代得到的两个子代群体
A.基因型频率相同 | B.纯合子比例不同 |
C.基因频率不同 | D.杂合子比例相同 |
以下关于生物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后一定会形成新的物种 |
B.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
C.抗生素的使用使病原体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 |
D.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染色体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谓定向是指
A.适应特定环境 | B.定向变异 |
C.定向生存![]() |
D.能传种接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