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2014年5月30日全国高温与降水量预报图),回答下列问题。
(1)5月30日,我国37℃以上的高温主要集中分布的地形区是和。
(2)图中A是我国最大的河流,为了防洪在上游修建了工程。
(3)图中B是我国重要的界山。它是四大地理单元地区和地区分界山脉。
(4)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分别是和,造成两地的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位于_____(南、北)半球,_____(东、西)半球。
(2)当地中海沿岸是温和多雨的季节时,图中城镇所在地区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
(3)由甲地前往乙地,可能会遇到河流吗?______,理由___。
(4)乙地气温20℃时,一般情况下,此时山顶气温最低不低于____℃,最高不高于____℃。
(5)图中等高距是____米,甲、乙两地相对高度约是____米,若两地图上距离是2厘米,实际距离10千米,则该图比例尺是__________(数字式)。
读我国某省区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A 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
(2)A、B山脉之间有大盆地 ______________,B、C山脉之间有大盆地 _________________,因此,人们形象地称这种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区域内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流E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河水主要补给来源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新疆发展绿洲灌溉农业的引水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我国地理分区图” 及下表,按要求回答问题
城市代号 |
一月平均气温/℃ |
七月平均气温/℃ |
年降水量/㎜ |
① |
-4.0 |
4.6 |
500 |
② |
-4.7 |
26 |
641 |
③ |
3.3 |
27.9 |
1220 |
④ |
-12 |
20 |
81 |
(1)表中数据分别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四城市的气候资料,它们与图中对应的关系是(填城市代号):A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地区与B地区分界线附近的山脉和河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青藏地区向东,农业生产活动从以__________业为主变为以__________业为主。
(4)A地区与D地区之间的界线有一段大致与人为的古建筑____________一致。
(5)C地与其他地区比较,夏季气温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这种气候特征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形成,它将带动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全省以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以京、津两个直辖市为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材料二 “环渤海部分地区矿产、交通示意图”。
(1)A是___________工业基地,B是_______市。
(2)________资源短缺是制约该区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为缓解这一问题我国建设的重要工程是____________。
(3)环渤海经济圈是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之一,试分析说明C附近地区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长江、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地理事物的名称:支流A_______ ____。
(2)长江、黄河上游都有丰富的__________(能源)。
(3)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航运的60%,自古以来就有“_______________”之称。
(4)2012年3月至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持续偏少,为近60年来历史同期最少,致使上述地区出现严重旱灾,导致该地区严重灾情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和人口密集,生产生活用水多 |
B.气温高,蒸发强 |
C.水污染严重 |
D.夏季风异常 |
(5)B地形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造成该问题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至少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