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体是一种人工膜(如图),由磷脂和胆固醇组成,可用作转基因研究或制备药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脂质体表面交联抗体,可把药物运到患病部位 |
B.防止免疫系统识别脂质体,需用某些化学物质修饰 |
C.甲为脂溶性药物,乙为水溶性药物 |
D.脂质体能与细胞膜融合,胞吞进入细胞内 |
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重复、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染色体片段缺失 |
B.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染色体片段重复、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
C.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染色体片段重复 |
D.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重复 |
癌细胞有多种检测方式。如切取一块组织鉴定是否为癌细胞,下列最可靠的依据是
A.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染色体数目是否改变 |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原癌基因是否突变 |
C.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是否改变 |
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膜外的糖蛋白是否减少 |
市场上流行的直饮机的核心部件是逆渗透膜,它利用逆渗透原理,通过水压使水由较高浓度一侧渗透至较低浓度一侧,理论上在较高浓度侧的所有细菌及不纯杂物、可溶性固体物和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不能渗入高精密的逆渗透膜,如图所示。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逆渗透过程与渗透作用的差异是前者需要消耗能量 |
B.逆渗透膜也具有细胞膜的识别功能 |
C.逆渗透膜上有载体蛋白,可以选择性控制有害物质 |
D.逆渗透膜去除有害物质的能力胜过生物膜,可放心饮用 |
五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取出称重,重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该实验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种a比马铃薯更耐干旱 |
B.在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蔗糖酶,在最初一段时间,其中的马铃薯幼根细胞液浓度将减小 |
C.物种a在与马铃薯幼根细胞液等渗的完全培养液中不能正常生长 |
D.当马铃薯幼根细胞在乙蔗糖溶液中重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也就停止了 |
中科院发现了一种诱导细胞凋亡的新机制。在H2O2和TNFα(一种淋巴因子)等因素的诱导下,鼠肝细胞内的溶酶体释放微量的胰凝乳蛋白酶,将细胞质内的Bid蛋白分解成更小的cBid,后者与线粒体、溶酶体的膜结合,诱导内容物释放,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如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胰凝乳蛋白酶的释放增加了cBid的数量,cBid进一步引起溶酶体内容物的释放是负反馈调节 |
B.cBid可能会引起细胞能量供应能力下降,加速细胞的凋亡 |
C.溶酶体中胰凝乳蛋白酶的释放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而其他内容物释放无此功能 |
D.线粒体释放出的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等物质,如果不被水解,可以继续完成有氧呼吸,生成A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