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1表示酶促反应,图2表示图1所示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如果图1中物质a为麦芽糖,则物质c1,c2为同种单糖 |
| B.图1中物质b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
| C.图2中曲线可表示图1中物质a在不同条件下的浓度的变化 |
| D.图2中曲线①②③的差别可能是温度不同造成的 |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
|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
| 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
| 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
|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
|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
|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下列有关叙述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①适时有计划采伐森林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新
②生物入侵加剧了生存斗争,有利于生物进化 ③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④迁地保护为行将灭绝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最后机会 ⑤工业生产大量排放SO2、CO2有利于植物生长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③④ | D.①③⑤ |
春天,某树林中栖息着大量的夏候鸟池鹭,一些幼鹭练习飞行时,掉落树下,面临着饥饿的威胁。人们为这些体弱的小鹭提供食物,一些体强的小鹭也飞来分享食物。当秋季来临时,依赖人类喂养的池鹭不能长途迁飞。据上述情景,对池鹭种群保护最有利的做法是( )
| A.春天将这片树林保护起来,避免人类干扰 |
| B.春天将全部幼鹭圈养起来,待秋天放归自然 |
| C.秋季终止投喂,促使池鹭迁飞 |
| D.秋天将不能迁飞的池鹭圈养起来,待来年春天放归自然 |
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
| A.开垦草原,改牧场为农田 |
| B.禁止狩猎,引入食草动物 |
| C.保护植被,实行适度放牧 |
| D.提倡狩猎,扩大放牧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