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稻主动吸收Mg2+需要根细胞膜上的载体协助 |
B.甲状腺细胞能够接受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与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
C.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 |
D.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大分子物质交换的通道 |
据下图,下列选项中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的是
A.Aa与Dd | B.BB与Aa | C.Aa与Cc | D.Cc与Dd |
正常情况下,有可能存在等位基因的是:
A.一个四分体上 | B.一个DNA分子的双链上 |
C.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 | D.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F2出现性状分离 | B.F2性状的分离比为3﹕1 |
C.F2基因型的分离比为1﹕2﹕1 |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
下图从左至右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有
A.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是双向的 |
B.K+外流和Na+内流过程都不消耗ATP |
C.Na+内流可能与局部电流的刺激有关 |
D.兴奋部位恢复为静息电位可能与K+外流有关 |
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 mg植酸酶,可配制成加酶饲料;将普通饲料和加酶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烘干后储存。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鱼苗随机分组饲养,密度为60尾/箱。给对照组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实验组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加酶饲料。投喂8周后,检测鲈鱼肠道中消化酶样品的活性,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蛋白酶活性(U/mg) |
脂肪酶活性(U/mg) |
淀粉酶活性(U/mg) |
|
对照组 |
1.09 |
0.08 |
0.12 |
实验组 |
1.71 |
0.10 |
0.13 |
A.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成体生长缓慢,实验效果不明显
B.将配制好的饲料进行烘干需要特别高温,这样才能尽可能的杀菌
C.植酸酶能提高肠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而对肠道中油脂和淀粉酶的活性影响较小
D.鲈鱼可能为肉食性,其肠道中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脂肪酶和淀粉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