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
B.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5℃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
C.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
D.每天进行14小时光照,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35℃时的2.71倍 |
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下列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的是
A.适时灌溉与定时饲喂 |
B.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
C.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
D.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 |
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其去路不包括
A.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 | B.被第二营养级的其他生物获得 |
C.通过呼吸作用消耗 | D.被分解者分解 |
下列不属于生物群落中二氧化碳返回大气的途径的是
A.生物的呼吸作用 | B.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
C.某些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 | D.森林的自燃起火 |
假设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生态系统的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C。那么,A、B、C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A>B=CB.A=B+C
C. A>B+CD.A<B+C
在温室中混合播种不同比例的大麦和燕麦,结果如右表:如果在温室中,混合播种50%的大麦和50%燕麦,其他条件不变任其发展,若干年后温室中的植株数
A.大麦和燕麦各占一半 | B.大麦远远多于燕麦 |
C.燕麦远远多于大麦 | D.大麦和燕麦均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