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为某二倍体生物的正常细胞及几种突变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图中正常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类型有四种
突变体Ⅰ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基因发生了突变
突变体Ⅱ所发生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突变体Ⅲ中基因A和a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下列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不宜采用的是
A.灰喜鹊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
B.蚜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
C.蒲公英种群密度用样方法进行统计 |
D.蝗虫种群密度可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 |
下列哪项叙述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A.稻田中杂草的种类达20种 |
B.某块稻田中,水稻均匀分布,稗草随机分布 |
C.农技站对棉蚜虫害监测结果为2只/叶 |
D.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该种群密度下降是因为
A.雄性个体数量的减少使雌虫生殖能力下降 |
B.成年个体大量迁出使幼年个体数量比例减小 |
C.受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影响雌性个体也减少 |
D.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 |
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插入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琼脂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见图)。单侧光照射后,琼脂内生长素含量
A.左右相等 | B.左多右少 |
C.左少右多 | D.左右均无 |
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
A.根和茎对生长素的反应相同
B.A、B、C 点对应生长素的浓度分别是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其中茎对生长素最敏感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根的生长
D.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促进芽的生长,而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抑制芽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