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不同条件下100粒种子萌发情况,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 装 置 |
甲 |
乙 |
丙 |
丁 |
||||
| 场 所 |
日光下 |
日光下 |
黑暗中 |
黑暗中 |
||||
| 温 度 |
23℃ |
23℃ |
23℃ |
23℃ |
||||
| 干湿状态 |
潮湿 |
干燥 |
潮湿 |
干燥 |
||||
| 数日后种子 萌发情况 |
发芽 |
未发芽 |
发芽 |
未发芽 |
发芽 |
未发芽 |
发芽 |
未发芽 |
| 92 |
8 |
0 |
100 |
93 |
7 |
0 |
100 |
1.根据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 。
2.在已萌发种子中,如果在表中的环境条件下继续培养1周,幼苗生长较差的应该是 组,你判断的理由是
。
3.若要证明“光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上表中的哪两组实验作为对照? 。
小强在学习了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相关知识后,产生了探究的兴趣,便买回20只家蚕幼虫,进行饲养与实验。
(1)在饲养家蚕过程中,小强发现桑叶很有限,于是设想:青菜叶是否能用来饲养家蚕呢?对此他进行了探究实验:
①将20只家蚕幼虫等分成甲、乙两组,放置在相同且适宜家蚕生长发育的纸盒中,甲组用桑叶饲养,乙组用等量的饲养,每天清理纸盒。
②经过20多天后,甲组家蚕幼虫长大、成熟,吐丝结茧;乙组家蚕幼虫却不食、变小、死亡。由此,小强得出结论:。
(2)甲组家蚕幼虫经过吐丝结茧、化蛹、羽化成蚕蛾、交配、产卵后,小强得到了许多蚕卵。小强认为,蚕卵的孵化需要20℃~25℃的条件。为此,他做了探究实验:选取20粒蚕卵等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放置于10℃的环境中,乙组放置于23℃的环境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10多天后,观察两组蚕卵的孵化情况。
①小强此实验探究的是对蚕卵孵化的影响。
②请你写出支持小强假设的实验现象(预测):甲组蚕卵,乙组蚕卵。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⑴设计图A实验装置所探究的问题是;实验进行一段时间以后,用手挤压塑料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会出现水珠,其主要是由于水分通过叶片上的向外散失凝聚而成的;选用黑色塑料袋,是为了避免植物因进行作用而影响实验结果。
⑵装置图B中是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的一个有名的实验。据此实验他得出的结论是植物能够更新因为动物呼吸变得污浊的空气。请你大胆地推测普利斯特利随后可能探究的问题是
。
小强很细心。他买猪肉的时候,发现猪皮下有一层厚厚的脂肪,于是他想弄清楚这层脂肪的作用,就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帮他完成探究:
(1)提出问题:动物的脂肪层有什么作用?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
①取一双橡胶手套,分别戴在左右手上。
②把左手手套外涂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右手手套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把两只手__________放入盛满冷水的水桶中,停留一段时间。
(4)现象:_________________冷的快,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5)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一和图二分别是光合作用某个实验的步骤或装置,请据图回答:
(1)图一所示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图F所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证明:_________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____。
(2)图二所示实验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设置装置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菜农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答出一项合理措施即可),以提高温室中蔬菜的产量。
左图为消化系统模式图,根据图回答
(1)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__________,在此处被消化为_________。
(2)蛋白质的消化是[ ]______开始的,最终在[6]_______内被分解为_______。
(3)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
(4) 不与食物直接接触的消化腺有[8]唾液腺和[ ]_______和[ 4 ]_______,其中________能分泌含消化脂肪的消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