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汉书》卷五十六中的一段史料:“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可知当时的统治者及采取的措施是( )
A.秦始皇焚书坑儒统一文字 |
B.汉高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D.宋太祖崇文抑武轻徭薄赋 |
马丁·路德·金在1963年8月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中说“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马丁·路德·金提到的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
A.林肯 |
B.华盛顿 |
C.拿破仑 |
D.罗斯福 |
革命或改革往往是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懂得改变是一种智慧。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边有一座塑像,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引领俄国抛弃了落后社会制度的改革者。我们改革者和他抛弃的制度分别是()
A.伊凡四世、封建制度 |
B.彼得一世、农奴制 |
C.林肯、奴隶制 |
D.亚历山大二世、封建农奴制 |
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面对严重的国内危机,19世纪中期,俄国沙皇采取了重大举措,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也有利于俄国工业革命的开展。以下关于这一重大举措说法正确的是()
A.这位俄国沙皇是彼得一世 |
B.农民获得土地是无偿的 |
C.它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
D.这一重大举措发生在1961年 |
“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法令在农民中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这是一位学者对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俄国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述。农民为什么“失望”? ()
A.因为他们没有获得自由 |
B.因为他们没有获得土地 |
C.因为他们的国家还是封建国家 |
D.因为他们不能无偿获得土地 |
有学者认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面前做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应。”19世纪中期,日本面对西方挑战作出的“反应”是()
A.实行大化改新 |
B.废除农奴制 |
C.实行明治维新 |
D.洋务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