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暑期,王晓进行了一次文化之旅。在甲地,王晓参观凯旋门、圆形剧场;在乙地,王晓起个大早去感受马拉松源地的文化;在丙地,王晓枕着耶稣的故事进入梦乡;在丁地,王晓探访古巴比伦文明的遗址,欣赏泥版上的楔形文字。

(1)在《亚洲局部地形示意图》中,丙地是 (填序号),丁地是 (填序号)
(2)读《亚洲局部地形示意图》,描述丁地的地理位置,分析该地成为文明起源地的自然条件。
(3)王晓认为乙地城邦时代的民主政治体现了真正的民主,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西方福利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正式设立于哪个朝代?
(2)谁开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的哪一点措施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3)上述材料所述的皇帝在位时开创了怎样的治世局面?这位皇帝的治国思想对今天我国的社会建设有何借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家直接派官吏治理。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册
材料二: 孝文帝的改革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等多方面。主要有:第一,规定官吏俸禄,禁止贪污;第二,将国家掌握的荒地分配给少地或无地的农民;第三,迁都(洛阳)和实行一系列的汉化措施,如讲汉话,穿汉服,与汉族联姻,学汉礼等。
请回答:
(1)、分别总结以上两次改革的作用或结果。
(2)、试分析以上两次改革成功的相同原因。
(3)、阅读上述材料后,你有什么感想?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秦朝时)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著名史学家郭沫若
回答:
(1)、“书籍被烧残”指的是什么事件?
(2)、请举出“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主要派别(百家争鸣)及其代表人物。
(3)、有人说,某一家的思想“既成就了秦朝,也葬送了秦朝”,对此你是怎样认为的?
(4)、西汉时期“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又受到了一次严重打击,你认为是哪个事件?为什么?

材料一:汉武帝即位之初,从匈奴降人口中得知,过去匈奴破月氏,以月氏王头颅为溺器,月氏深恨匈奴,武帝遂悬赏征募使者出使月氏,希望联合月氏夹击匈奴。当时有汉中人张骞应募。……由于所经均汉人未到之地,史称“张骞凿室”。
材料二:丝绸之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东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南亚, 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路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织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
(1)、根据材料一分析汉武帝最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2)、现有一意大利的旅行团打算由丝绸之路来中国,重温汉代的辉煌与繁荣。请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设计一条旅游路线。
(3)、你能给这条商路重新命名吗?说说你的理由。

逝去的注定不会再现,然而无数成语故事的留存却给了我们长久回望的可能。请将下列成语序号与相关内容的字母符号连接,把相关的结果填在指定的位置上。
(1)、千金一笑 A巨鹿之战
(2)、退避三舍 B越王勾践不忘国耻,立志报仇
(3)、卧薪尝胆 C城濮之战
(4)、破釜沉舟 D烽火戏诸侯
连接的结果为:(1)()(2)()(3)()(4)()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