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这段材料主要批判了( )
A.焚书坑儒 | B.八股取士 | C.内阁 | D.清代的文字狱 |
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达成 |
B.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的提出 |
C.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
D.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的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A.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 | B.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
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 D.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 |
下图是1914一1919年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张謇提出“实业救国”口号,创办一系列企业 |
B.日本给清政府经济援助 |
C.清政府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 |
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一个时代”是
A.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 B.民主科学时代 |
C.社会主义革命时代 |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
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小华:邓世昌在威海卫战役中壮烈牺牲 |
B.小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的殖民奴役 |
C.小林:《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
D.小王:《马关条约》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