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著名画卷《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
①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取消了
②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③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写照
④打破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
|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 | D.③④ |
下列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两段讲话,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美国对华由敌视到寻求合作 |
| B.国际形势推动美国对华政策转变 |
| C.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
| D.中国的外交僵局逐步被打破 |
2014年1月1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5周年。它的发表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
| 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
|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
| C.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 |
| D.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 |
美国《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文中的历史事件()
| A.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 |
| B.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 |
| C.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
| D.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 |
“我们现在是在敌人新的围攻的前面,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而需要我们重新去创造,……当前的中心问题是怎样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这一决定的提出()
| A.策应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 |
| B.促使中央红军开始伟大的战略转移 |
| C.有利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 |
| D.体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军事路线的重大转折 |
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