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辛丑条约》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该条约的签定导致

A.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B.清政府在军事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C.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形成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

A.中国不能单独决定关税税率   B.英国有权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C.中国海关须由外国人管理   D.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史料记载,清光绪二十一年,杭州开为日本商埠,拱宸桥辟为日租界,主权沦丧,民族蒙耻。清光绪二十一年应该是

A.1842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一本书后,在日记中写道:“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西人,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材料中的“书”应为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变法通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