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货币流通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
材料一 就以澳门──果阿(印度城市)──里斯本的贸易而论,从澳门运往果阿的商品中生丝量最大。而从果阿运回澳门的商品以白银为大宗。这些白银是墨西哥和秘鲁出产的,当时的欧洲商人们说,葡萄牙人从里斯本运往果阿的白银几乎全部经澳门进入了中国。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整理
材料二 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东西方“丝—银”贸易形成的背景。简要分析“丝—银”贸易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从材料中的三个时代背景分析美元发生变化的原因。
(3)欧元的诞生对区域经济整合有着良好示范作用。当代出现了哪些区域性经济组织?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1)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一中“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的思想?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欧政治传统和思想文化中,分权自治的观念可谓源远流长,古希腊、罗马就有许多关于分权政治的实践和思想。……(雅典)公民大会的职责是选举500人议事会成员、制定法律、决定重大事项,另有一项特殊的权力,即对被怀疑有独裁倾向的官员和军事将领进行投票并将其驱逐出境,此即有名的“陶片放逐法”。……执政官是最高的行政长官,军事将领统帅军队,负责防务,他们虽然拥有巨大的权力,但其权力受到多方面的约束。……任何希腊公民,不一定是受害者,都可以控告国家官员。
——刘田玉《中西权力监督模式的演化和特征》
材料二 所以唐代政府定旨出命之权,是操于中书省。皇帝只同意画敕而止。待门下省喜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荻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这是对此项命令之再审查。……每一命令,必须门下省副署,始得发生正式效能。如门下省不同意副署,中书命令便不得行下。诏敕自中书定旨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约束雅典执政官权力的制度和机构。如何看待“任何希腊公民,不一定是受害者,都可以控告国家官员”这种现象?(7分)
(2)据材料二,指出唐代中央行政制度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积极作用。(6分)
(3)概括材料一、二中权力机构运行方式的相同之处。(2分)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材料二 日本学者薮内清在《中国•科学•文明》中说:“北宋时代……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 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三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材料四 宋徽宗赵信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的知识,举三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及对世界文明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绘画特点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按照周礼的规定,男性贵族可以娶妾多人,但正妻只能有一个。如果元配妻子亡故,理论上男子不能再娶妻,再婚的配偶只能称作继室,而必须保留亡故妻子的元配正妻地位。
材料二 “闽中少妇丧夫,不能存活,则遍告之亲戚,言将以某日自裁(自杀),而为之亲戚者,亦引为荣,则鸠(筹)资为之治槥。前三日,彩舆鼓吹,如迎神人。少妇冠帔衮服,端坐舆中,游历坊市,观者如堵,有力者设宴饮之,少妇手鲜花一束,凡少年之未诞子者,则就其手中乞花,用为生子之兆。三日游宴既尽,当路结彩棚,悬彩绳其上,少妇辞别亲戚,慨然登台,履小凳,以颈就绳而殁,万众拍手称美。”
——林纾《畏庐琐记》
材料三有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在两重性,阅读材料:
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 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l87人;《明史》“ 不下万余人”。
——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
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 “四目相视,具各有情”, 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据明中后期小说
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 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 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
——据明中后期小说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周礼对原配妻子的规定源于什么制度? (1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寡妇殉难的原因。(4分)
(3)据材料三, 概括明朝妇女婚姻观双重性的表现(2分)。结合明朝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分析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婚姻保守性与自主性出现的原因分别是什么?(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材料三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材料四一位研究晚清乡土意识的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孔子和苏格拉底关于“为政”的不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政治主张产生的共同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明清之际思想家与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的共同点。与明清时期相比,法国启蒙思想侧重强调什么?
(3)你是否认同材料四的观点?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