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色。下列各项符合唐代手工业状况的是( )
A.冶铁业开始使用灌钢法 | B.出现需要多人操作的花楼机 |
C.丝织品吸收花鸟画风格 | D.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
称古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
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 |
B.希腊涌现出了众多的哲学大师 |
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学,强调人的价值 |
D.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 |
黄宗羲说:“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子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在此,黄宗羲( )
A.着重分析了唐朝灭亡的根源 | B.提出扩大地方权力以限制中央集权 |
C.反对实行分封制 | D.主张设方镇以克服分封制、郡县制弊端 |
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为下列哪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
A.墨家学说 | B.法家学说 |
C.黄老之学 | D.大一统思想 |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吹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
A.万物皆只有一个道理 | B.有理而后有气 |
C.宇宙便是吾心 |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
朱熹和王阳明都对“理”进行了不同阐释,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是( )
A.否定佛教、道教的教义 | B.发扬光大儒家学说 |
C.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 D.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