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9世纪上半期的欧洲工人,你一定会强烈地感受到工人阶级已开始显示出伟大的力量却又痛苦于每次工人运动的失败。那么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 A.缺乏政治纲领 | B.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 |
| C.敌对力量过于强大 | D.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 |
下列事件按其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香港岛被英国割占 ②外国军队可在北京至山海关沿线驻扎 ③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 A.①②③ | B.①③② | C.②①③ | D.③②① |
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5年),一位美国商人来华,这时他享有的特权有( )
①他可以到安徽黄山观光旅游 ②他在中国触犯了中国法律可以不受中国官员的审判
③可在汉口租赁土地 ④可在重庆开设工厂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19世纪八九十年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四五十年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相比,内容上最显著的变化是( )
| A.列强获取在华输出资本的特权 |
| B.割取中国领土的面积更大 |
| C.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更多 |
| D.外国获取的赔款数额更大 |
甲午中日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询问对策,李鸿章愤怒地说:“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呶呶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
| 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 |
| B.慈禧太后的责难和阻挠 |
| C.户部的刁难和战略的失误 |
| D.敌军的强大和情报的缺失 |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 B.中法马尾海战 |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