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选址的过程中应
A.着重考虑接近原料供应地 |
B.着重考虑接近燃料供应地 |
C.着重考虑接近产品的消费地 |
D.综合考虑企业是否符合所在地的发展方向及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
读“我国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图”,回答下列问题。关于A地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广人稀,可垦耕地多,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瓜果和蔬菜生产基地 |
B.位于我国最大的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
C.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
D.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目前和将来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 |
关于B地及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带的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B地资源丰富,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是我国最发达的工业区,要加快城市化速度,建设世界级都市圈 |
B.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带吸收中西部迁移人口,减轻中西部人口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
C.发挥该地资源和人口优势,重点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力密集型工业 |
D.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能源生产基地 |
读“2005年我国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4.1∶55.3∶40.6,图中可以表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目前发达国家的许多制造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据此判断,我国产业结构在近期变化趋势是
A.第一产业比重会有所上升 |
B.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下降 |
C.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
D.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上升 |
读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说明,北京市
A.第三产业比重加速上升 |
B.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
C.第一产业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 |
D.第一、二产业比重的差距不断扩大 |
北京市区域人地关系正在发展的方向是
A.低水平协调 | B.初显不协调 |
C.严重不协调 | D.高水平协调 |
区域行业分工指数可大致衡量区域分工的程度。指数值越高,两地区的行业差异性越大,反之则两地区产业相同性越大。读环渤海地区行业分工指数表(表格上数字为1997年,下数字为2001年),回答下列问题。
天津 |
河北 |
山东 |
辽宁 |
|
北京 |
0.393 |
0.684 |
0.785 |
0.528 |
0.437 |
0.908 |
0.938 |
0.753 |
|
天津 |
0.688 |
0.653 |
0.519 |
|
0.691 |
0.738 |
0.678 |
||
河北 |
0.387 |
0.463 |
||
0.519 |
0.530 |
|||
山东 |
0.546 |
|||
0.728 |
与北京产业结构最为相似的省级行政区是
A.山东 | B.河北 | C.天津 | D.辽宁 |
1997~2001年,分工指数的变化说明环渤海地区
A.内部竞争更加激烈 | B.产业结构趋于一致 |
C.经济发展速度都在加快 | D.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强 |
读“倒U形区域发展规律图”,完成下列问题。关于图示区域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以工业化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
B.②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
C.③是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
D.①—②—③体现了不平衡—平衡—不平衡 |
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仍处于图中哪一阶段
A.① | B.② | C.③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