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玛纳斯河发源于天山北麓,北流注入玛纳斯湖,长约450千米,上游水急多峡谷,下游平原坦荡,河曲发育。解放后,玛纳斯河流域兴修水库,渠灌事业迅速发展,成为著名的棉粮产地。
材料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北部曾是一个湖泊,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形成于不同时期且成分、结构各异的岩石在此层层分布。如今这里满眼都是错落有致的岩石奇异形体,像一座屹立于大漠之中的城堡,故而被称为“魔鬼城”。
(1)根据材料一,推测玛纳斯河上、下游流水作用的差异。
(2)结合材料一,分析图中水库带来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二,分析“魔鬼城”的形成原因。
下图中(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位于________灾害带与________灾害带的交汇的位置,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
(2)根据自然灾害的分类,上图所示的自然灾害分别出现了哪几类?试举例说明。
(3)根据各图判断,III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4)与其它地区相比,Ⅳ地区________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
近些年来,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影响着人类生命安全,给人类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对自然环境也会产生极大的破坏。根据所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般年份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估计表
灾害种类 |
粮食损失 (亿千克) |
直接经济损失 (亿元人民币) |
干旱 |
200~250 |
150~200 |
洪涝 |
100 |
150~200 |
风暴潮 |
2.5~5 |
50~60 |
冰雹与低温 |
15~25 |
20~30 |
森林火灾 |
/ |
50~100 |
崩塌、滑坡、泥石流 |
2.5~5 |
20~30 |
风沙和沙漠化 |
2.5~5 |
20~30 |
(1)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什么?简述其形成原因。
(2)修水库会改变自然环境的一些特点。2004年秋季,渭河流域发生洪水泛滥,陕西人就怪罪于三门峡水库,三门峡水库的管理者却认为洪水泛滥是陕西人自己造成的。请结合有关地理知识站在水库管理者的角度分析这是为什么?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地质灾害。简述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新网2010年6月22日电:据外电报道,孟加拉国一位官员22日说,该国东北部连日遭到暴雨袭击,洪灾严重,已经造成至少55人丧生,15万人被洪水围困。
材料二 孟加拉国所处的位置及地形
(1)孟加拉国主要属于________地形。这种地形对水灾的形成起什么作用?
(2)孟加拉国属于________气候,降水集中于________季。当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且势力强大时,对孟加拉国有何影响?
(3)流经孟加拉国的最大河流是________,孟加拉国位于这条河流的下游地区,对形成水灾有什么影响?
(4)有人说,孟加拉国的水灾和海潮有一定关系。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导致这三种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由于人类对植被破坏会导致地质灾害日趋频繁,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质灾害)的发生。
(3)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增高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做好地质灾害的防御?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材料二 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
地区 |
春雨 |
夏雨 |
秋雨 |
冬雨 |
华南地区 |
11 |
43 |
39 |
7 |
华北平原 |
9.8 |
73 |
13 |
4.2 |
长江中下游 |
22 |
45 |
18 |
15 |
西北干旱区 |
32 |
29 |
10 |
29 |
材料三 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2)说明图中A、B两地区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3)分析减少我国干旱灾害应该采取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