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已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甲所示,图中电源电压恒定,小灯泡上只能看到“2.5V”字样。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m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3)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处时,电压表示数为2V,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 (填“A”或“B”)端滑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额定功率为 W。
小明在做“用伏安法测量某定值电阻R的阻值”的实验中:
(1)请你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小明未连接好的电路连接完整(电压表选择小量程)。
(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 端(填“A”或“B”)。
(3)如果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时,发现电压表始终无示数,而电流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下列哪一个 。
A.滑动变阻器断路 B.R断路 C.R短路

(4)排除故障后,当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丁所示时,则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大小为 A,该定值电阻的阻值是 Ω。
(5)通常情况下要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其目的是为了 。

小明同学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时应先调节杠杆在 位置平衡。若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的螺母向 调(填“左”或“右”)。

(2)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乙所示的A位置挂上3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在B位置挂上 个钩码。
(3)下表是该组某同学在实验中记录杠杆平衡的部分数据:
|
实验次数 |
F1(N) |
l1(cm) |
F2(N) |
l2(cm) |
|
1 |
2 |
5 |
△ |
10 |
|
2 |
3 |
10 |
2 |
15 |
|
3 |
2 |
30 |
3 |
☆ |
上表中空格处所缺的数据是:△= ,☆= ;
(4)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B、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C、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D、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或铜块,依次把它们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1)铁块从位置③→④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说明铁块受到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以验证猜想 是正确的;(选填“A、B、C、D”)
(2)从位置④→⑤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不变,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选填“A、B、C、D”)
(3)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选填“A、B、C、D”)。
(4)分析比较实验 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5)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 高度上。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
(3)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 (填“上”或“下”)移动。
(5)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 。(填符号)
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
(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 (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 ℃,熔化过程经历了 min。
(4)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 ,但要继续 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