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
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如下图表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植物组织内CO2产生的影响,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A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的CO2较多,这些CO2是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 |
B.由A到B,CO2的释放量急剧减少,其原因是氧气抑制了无氧呼吸 |
C.由B到C,CO2的释放量又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是有氧呼吸迅速增加 |
D.若测得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1倍,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 |
为1∶6
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a、b、c、d 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 |
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增加 |
C.若c能抑制ATP的形成,则使ADP的消耗增加 |
D.若d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 |
关于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
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其底物分解仍然属于氧化分解反应 |
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物质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
C.酵母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
D.无氧呼吸时小部分能量转移到ATP中,有氧呼吸时大部分能量转移到ATP中 |
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是()
A.葡萄糖→丙酮酸→水 | B.葡萄糖→氧→水 |
C.葡萄糖→丙酮酸→氧 |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
有氧呼吸从葡萄糖开始,到最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氧气用于()
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 B.丙酮酸分解为二氧化碳 |
C.与[H]结合生成水 | D.氧化有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