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后面各题。
沉醉东风·渔父
白 朴
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1)下列对这首小令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选用“黄”“白”“绿”“红”这样色彩鲜明的字眼,展现了渔父生活环境的优美,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
B.小令中的渔父虽然没有生死之交,却能以在秋江上自在来去、心地单纯的白鹭沙鸥为友,让人感到其心灵世界的洁净美好。
C.“烟波钓叟”就是诗人在这首小令中着力表现的渔父,因为渔父不识字,没文化,所以在万户侯面前骄傲不起来。
D.这首小令语言平实自然,风格清新质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像白鹭沙鸥那样生活自由自在、行动无拘无束的渔父形象。
(2)与“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所表现的意境相近的两项是(   )
A.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D.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杜牧《怅诗》)
E.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
(3)有人认为,“钓叟”是小令作者白朴用以自比的形象,这和下面“链接材料”中柳宗元以“蓑笠翁”自比是一样的。请问:我们可以从“钓叟”和“蓑笠翁”身上看到两作者怎样的相同情怀与不同情怀?
【链接材料】
江 雪注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本诗为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所作。
(4)这首小令的作者白朴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有人为另外三大家中的一位编了一则谜语,谜面是:“自称铜豌豆,刚硬不一般,剧中诉冤情,雪下六月天。”谜底是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杜 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 ①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曾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功成身退,泛游五湖。
(1)“六朝文物草连空”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首联寄遇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宿府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 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 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 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 强移栖息一枝安。
从内容上看,诗歌是怎样表现"独宿"的特点的?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共7分)

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1)请简析诗歌“云”这一形象的双重意蕴。

(2)请从对比的角度分析这首诗的三四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飕飗:形容风声。眄:斜着眼睛看。
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秋天的一景一物无不触动着诗人的情怀。请结合“动”“开”二字分析这首诗的颈联,说说诗人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古诗鉴赏
题葡萄图徐 渭①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 ①徐渭(1521~1593),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性情放纵,屡试不第。
(1)诗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联系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2)作者选取的“明珠”这一意象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鉴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