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下面的词语填入横线处,组成一幅长联,要求符合对联特点,语意连贯,意境和谐。
云影波光 天心月到 白苹秋老 莫辜负 凭栏看
上联: , ,最好是,红蓼花疏, 。
下联:把酒对,琼楼玉宇, , ,水面风来。
请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的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
冷漠已使我们的社会陷入尴尬。每次“老人倒地无人扶”,都会被作为道德滑坡的“标本”;频仍的“助人为祸”,总能激起“好人难做”的嗟叹。“女童被碾,路人旁观”的悲情场面,让“冷漠流行症”达到高潮。有网民说,“行善有风险”,出手不得不谨慎。“彭宇案”殷鉴在前,法律在几起类似的案件中,没有站在善的一方,对社会道德水平的下滑,其负面作用怎么评估都不为过。但是,一味将道德的丧失推到“彭宇案”上是否也是推脱?社会价值观的坍塌与法律的助推,究竟谁是因谁是果?
早在2001年,即有32名全国人大代表就增加刑法罪名提出议案,建议设立“见危不救和见死不救罪”,发挥向善的引导作用。这一方面有助于遏制类似现象,另一方面,法律毕竟不是道德。法律应该站在社会的底线,而道德虽然不是强制性的,却是一个社会凝聚的软实力之一。怎样让整个社会都鼓励善良、奖励善良,不仅是法律的事,更是价值观的问题。真心希望下一次不再出现害怕惹祸而沉默的围观者。
仿照下面“自然的启示”类的警句,自选两种事物,写两个借物喻人、托物抒怀的警句。
例如:稻穗——空虚者的头总是昂得最高。
沙发——软弱不一定就是无能。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论语•里仁》
注:①约:贫困。
结合孔子的观点,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富贵”与“快乐”?
根据所给的句子,以“公益”为开头,再续写两个句子,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内容协调。(4分)
公益是一粒种子,爱心播种就能让希望开花,给别人一粒种子就是给自己一个春天;
从下面提供的课文篇目中任选一篇课文,写一则课文题解(可从背景、内容、手法、主题等方面诠释)。(不超过80字)(4分)
李白《蜀道难》;杜甫《春夜喜雨》;鲁迅《阿Q正传》;朱自清《荷塘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