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从而增加酒店收入。 |
B.被动挨打的尴尬,疲于奔命的惊险,猝不及防的惊喜,绝处逢生的狂欢,让上海申花在中超联赛首场就经历了“最长的一天”。 |
C.一年前,歌手臧天朔带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自律宣言》,但墨迹未干,他却因聚众斗殴罪被判获刑6年,这个几乎要淡出人们视野的过气歌手又炙手可热,成为各路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 |
D.假如每个人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见贤思齐,那么良好的社会风气就会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
加点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托遗响于悲风(使人感到悲凉的北风) |
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 |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泛指文字的诵读) |
D.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言行举止所表现的神态)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B.吾尝终日而思矣侣鱼虾而友麋鹿 |
C.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D.相与枕藉乎舟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下列有关作家作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晚年任楚国兰陵令,死后葬于兰陵。他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存《荀子》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
B.赋是我国古代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它讲究辞采,体物铺陈。《赤壁赋》和《阿房宫赋》之“赋”不同于《诗经》中“赋、比、兴”之“赋”。 |
C.《沙之书》的作者博尔赫斯是阿根廷诗人、小说家,20世纪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寺庙的牧师》、小说集《小径分岔的花园》。 |
D.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罗斯文学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和《复活》是托尔斯泰文学艺术史上的三个里程碑。 |
对下列几处描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一方面,鲁侍萍将自己的不幸遭遇归结于“命”的不公,反映了她的善良;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她的麻木,只能用哀叹来表达对凄苦不幸命运的无可奈何。) |
B.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表现了王熙凤善于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性格) |
C.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表现了祥林嫂经过挣扎,一切希望都破灭后内心的极度悲哀与痛苦) |
D.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上片重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词的下片重抒情,通过回忆,抒发了作者青少年时代的理想抱负。 |
B.《劝学》一文阐述道理,以常见的事物或现象设喻,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表现出来,如以提取靛青色、水寒成冰和车轮制作法为喻说明“学不可以已”的道理。 |
C.《我与地坛》旨在用自己于逆境中以全部生命感悟到的宝贵体验传达给读者。文章两节分别写了地坛和命运,而文题《我与地坛》没有提及命运,原因是在作者心目中,地坛正是自己命运的象征。 |
D.老舍的《向北平》以“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结束全文。从句式特点看,作者直抒胸臆,用感叹句加强语气,把“想北平”的感情推向高潮;从情感上说,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