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题目。
长相思·一重山
李 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这首词前三句的景物描写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下阕中“菊花开,菊花残”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请具体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忆秦娥·郜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曾觌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
【注】作者南宋词人曾觌(dí)1169年隆冬去金国进贡时,路过邯郸,望见六国时期赵王宴乐之所丛台,遂作此词。
请分析“繁华一瞬,不堪思忆”在结构上的作用。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阅读卞面这首元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摸鱼儿·雁丘词
元好问
序:太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竞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
问世间、情是何物,主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星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①,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来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注]①萧鼓:.汉武帝泣汾河祭祀汾阴后土(地神)的时候,箫鼓喧闹,棹歌(渔歌)四起。
词的开篇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有哪些作用?
答: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这二句写大雁殉情前双栖双飞的生活情景。“天南地北”从空间落笔,“几回寒暑”从时间着墨,写出了大雁的形影不离、相依为命的生活历程,为下文的殉情作了必要的铺垫。“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这四句写大雁殉情前细致人微的心理活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舍弟宗一①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②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③树烟。
①此诗写于元和十一年(816),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今广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
②桂岭:五岭之一,山多桂树,故名。柳州在桂岭南。③荆、郢:古楚都,
颈联描绘了什么景象?简要分析其运用的手法及作用。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柳宗元这首诗与严羽所说的哪些方面相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禹庙杜甫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注】禹庙:即大禹庙。
颈联写庙外之景,你认为那两个字用的最为传神?请结合诗句分析。
这首诗主要赞美了大禹怎样的精神?赞美英雄,感情基调多是昂扬向上的但诗人写景却用了"空山""荒庭""秋风""古屋"等荒凉的意象,有人说这与全诗的情感基调矛盾,你是怎样看待的?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①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之时。柳宗元当时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② (zhǎn):吹动。③共来:指与柳宗元一同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同时被贬到漳州的韩泰、汀州韩晔、封州陈谏、连州刘禹锡。④百越文身地: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即蛮荒之地。文身:身上刺花纹,是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
从全诗来看,诗人的茫茫愁思因何而起?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本诗颔联两句十分精妙,沈德潜对其评论是“言在此而意不在此”,请简要赏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