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
(苏秦)归至家,妻不下纴(rèn),嫂不为炊,父母不与其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shuì)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jī)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也。”(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纴:织布机。  ②发:打开。  ③简练:挑选。 ④说:游说,劝说。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有说人主           (2)皆秦之罪也
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读 书 欲 睡 引 锥 自 刺 其 股 血 流 至 足。
请概括宋濂和苏秦在学习方面的共同点。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米粟非不多也

   

②委而

   

(2)《孟子》说服力极强,结合全文分析其语言特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家中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曾高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

(节选自《曾国藩家信》)

【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注】甲文是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  

(2)余服官二十年  

(3)四支僵劲不能动  

(4)腰白玉之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余为少慰 余不愿为大官

B.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戴朱缨宝饰之帽

C.可以处乐 以衾拥覆

D.太丰则吾不敢也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语。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4)【甲】【乙】两段文字都是作者用自身经历劝诫后辈的。他们共同认为年轻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做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②尝趋百里外  

③左佩刀,右备容臭  

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2)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A.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战于长勺

B.之:当余之从师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而:足肤皲裂而不知/起坐而喧哗者

D.以:以衾拥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C.余因/得遍/观群书

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奢华生活?

(6)作者的求学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选择感触最深的两点谈谈你的感受。

阅读诸葛亮(出师表》选文,回答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④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2)翻译句子。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3)请用“/”符号给划线的句子断句。

(4)先帝深知诸葛亮“谨慎”,请结合选文说说诸葛亮的“谨慎”体现在哪些方面?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

秋七月,公主尝衣贴绣铺翠襦入宫中,太祖谓曰:“汝当以此与我,自今勿复为此饬。”公主笑曰:“此所用翠羽几何?”太祖曰:“不然。主家服此,宫闱戚里必相效。京城翠羽价高,小民逐利,展转贩易,伤生浸广,实汝之由。汝生长富贵,当念惜福,岂可造此恶业之端?”主惭谢。主因侍坐,与皇后同言曰:“官家作天子日久,岂不能用黄金装肩舆,乘以出入。”太祖笑曰:“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以金银为饬,力亦可办。但念我为天下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养为意,使天下之人何仰哉?当勿复言。”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公主:太祖之女。②襦(rú):短袄,外套。③饬:装饰。④肩舆:指抬的小轿。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宫闱戚里/必相效

B.展转/贩易

C.实汝/之由

D.苟/以自奉养为意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衣  

②几何  

③念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岂可造此恶业之端?

②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以金银为饬,力亦可办。

(4)说说短文所蕴含的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