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
(苏秦)归至家,妻不下纴(rèn),嫂不为炊,父母不与其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shuì)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jī)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也。”(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纴:织布机。  ②发:打开。  ③简练:挑选。 ④说:游说,劝说。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有说人主           (2)皆秦之罪也
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读 书 欲 睡 引 锥 自 刺 其 股 血 流 至 足。
请概括宋濂和苏秦在学习方面的共同点。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阅读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有改动)
【注】①虞:意料,预料。②造次:鲁莽,轻率。③拊(fǔ):抚摩。
加点文言词语释义
①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⑴母恚欲罚之: ( )⑵君宜顾之 :()
⑶临时施宜:( )⑷肃于是越席就之 : ( )
②下列句子中“以”的意思与“以备不虞”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光先帝遗德 B.皆以美于徐公
C.可以为师矣 D.以其境过清

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停顿两处)
因为肃画五策
翻译下列句子:
(1)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
▲▲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
阅读选文后,你认为吕蒙是一个怎样的人?
▲▲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下列各题。(12分)
  [甲]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景公饮酒,七日七夜不止。弦章①谏曰:“君饮酒七日七夜,章愿君废酒也。不然,章赐死②。”晏子入见,公曰:“章谏吾曰:‘愿君之废酒也。不然,章赐死。’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③也;不听,又爱④其死。”晏子曰:“幸矣,章遇君也!令章遇桀、纣者,章死久矣。”公遂废酒。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弦章:齐国大夫。 ②章赐死:即“赐章死”。③臣为制:即“制于臣”。 ④爱:吝惜,舍不得。
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4分)
  (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_______
  (2)时时而间进     间:_______
  (3)晏子入见      入见:_______
  (4)公遂废酒      遂:_______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乙]文中晏子是如何劝说景公的?(2分)
[甲][乙]两文都阐述的一个道理是:____(2分)

阅读《扁鹊见蔡桓公》,完成第题。
①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②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③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立有间 间:
(2)使人索扁鹊索: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翻译:
(2)桓侯故使人问之翻译:
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桓侯遂死”的原因。
答:

阅读文言文《伤仲永》,完成下列各题。(10分)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贤于材人远矣
(3)不能前时之闻(4)众人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 初极狭,才通人 B.未尝识书具 默而识之
C.父异焉,借旁近与之。渔人甚异之 D.忽啼求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译文: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译文:
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2分)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14 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高祖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无敢①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项羽慢而侮人,陛下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②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③。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 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注:①无敢:不要。②筹策:古代计算用具,引申为计策。③子房:张良的字。
下面几句话,没有停顿,请你用“/”划分句子间的停顿。(只划两处)
夫 运 筹 策 帷 幄 之 中 决 胜 千 里 之 外 吾 不 如 子 房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A.虽有千里之能 B.策之不以其
C.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D.项羽慢而侮人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甲】文中提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乙】文中刘邦认为他自己取得天下的经验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