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______→组织→器官→______(植物没有这个层次)→个体→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
(8分,每空2分)
I进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过程中:
(1)用低温处理植物组织细胞,使其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形成受到抑制,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2)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中浸泡0.5-1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冼2次.
II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关于“调查人群中某项性状的遗传”的课题方案如下调查流程:
(3)确定调查的性状、目的和要求:下列__________项不能作为调查性状,原因是________。
A.能否卷舌 | B.红绿色盲 |
C.身高 | D.耳垂 |
(8分,每空2分)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种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1) 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
(2) II-6的基因型为________,III-2携带甲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
(3) 已知III-1的为乙病携带者,且她的母亲患甲病,则他们再生育一个两病皆患的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
(14分,每空2分)观察下面发生在真核生物体内的生理过程示意图(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回答问题:
图1图2
(1) 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①表示的有机物为________。
(2) 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连接甲和丙的化学键是_______。
(3) 图2过程发生的场所(细胞器)是________,如果一个细胞中的④由180个核苷酸组成,则它最多能编码________个氨基酸。
(4)写出该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_______________。
(10分,每空2分)下图中,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
(1)⑤过程应用的原理是,⑦过程常用的方法是。
(2)④过程形成的AaBB占全部个体的比例为,甲乙通过上述方法能培育得到AAbb的最快途径是。
(3)⑥过程发生的变异发生在有丝分裂的期。
图甲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传出神经元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上的电表,用于记录神经兴奋时电位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d表示___________。
(2)若将该反射弧放入较低浓度的钠盐培养液中,传入神经元静息时,膜内Na+浓度将
_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膜外。
(3)用a刺激传出神经元,c测到的电位变化如图乙,膜电位从③到④变化时,膜上打开的离子通道是 ___________。
(4)正常时,分别用a、b刺激传出神经元和骨骼肌,会引起骨骼肌收缩。某同学用a刺激传出神经元,发现骨骼肌不收缩。是传出神经元受损、d部位受损还是骨骼肌受损导致骨骼肌不收缩?为探究骨骼肌不收缩的原因,该同学利用图甲中的反射弧,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注:只考虑一个部位受损)请预测现象及结论。
第一步:用a刺激传出神经元,观察c的电位变化和骨骼肌是否收缩:
①如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受损;
②如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要继续往下做实验。
第二步:用b刺激骨骼肌,观察骨骼肌是否收缩:
③如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 _______受损;
④如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 _______ 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