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曲线表示物质A生成物质P的化学反应,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酶所降低的活化能可用图中________线段来表示。如果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________(上移/下移)。
(2)图2纵轴为酶促反应速率,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的是______(填A或B)。
(3)图3是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图。其中B表示____(物质),X1和X2_____(是/不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的主动运输过程中伴随着_____(酶1/酶2)所催化的化学反应,ATP之所以喻成为细胞内流通的能量“通货”,是因为能量可通过ATP在_____________之间循环流通。
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细胞周期问题。
(1)核膜由 组成,图甲中②与图乙中[ ] 的形成有关。
(2)甲图核孔对物质的运输 (具有/不具有)选择性;蛋白质分子进入细胞核的方式与进入细胞
的方式 (相同/不同)。
(3)乙图中小泡 (填字母)内含有的 能够杀死细菌等病原体。
(4)下列过程体现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的是 。(多选)
A.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B.抗原刺激引发记忆细胞增殖分化
C.胰岛素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D.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在某生物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短暂培养一段时间后,洗去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使在该段时间内已处于DNA复制期不同阶段的全部细胞中DNA被3H标记,而当时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则不带标记。不同时间取样做细胞放射自显影,找出正处于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细胞,计算其中带3H标记的细胞占有丝分裂细胞的百分数,得到下图(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带标记细胞占有丝分裂细胞数的百分比)。
(5)图乙中a点开始检测到带3H标记的分裂期细胞,则o-a为______期; 图乙中b点带3H标记的分裂期
细胞数开始达到最大值,则a-b段表示______期。
(6)图丙中c点时,带标记的细胞百分比开始下降,则a-c段表示______。(多选)
A. G1期 B. S期 C. G2期 D. M期
(7)C点后带标记的分裂期细胞数逐渐减少,直到消失,到第二次出现带有标记的细胞数时为图丁中e点,
则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长度相当于______段。
1500万年前非洲大陆沿赤道自西向东热带雨林广布,林中生活着各种古猿。距今约800万年时,大陆东部地壳沿红海经过今天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一线裂开,形成了东非大裂谷;裂谷东侧的陆地抬升,形成了埃塞俄比亚高原和东非高原(如图甲)。此后,裂谷西侧的刚果盆地仍然保持热带雨林气候,而东侧的高原则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如图乙),从猿到人的转变正是始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和东非高原上的稀树草原。
(1)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东非大裂谷的出现,对于人与猿朝着不同方向进化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中,古猿进化为了现代非洲猿类;而在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的稀树草原
上,古猿演变成人属。这两种进化的实质都是_____,主导其不同进化方向的是______。
(3)1974年,古人类学家在埃塞俄比亚阿法(Afar)地区发现了距今300万年至360万年的人亚科化石。
对其骨骼进行分析表明,她既能直立行走,又仍是一个树木攀援者。这为人类进化提供了______。(多选)
A. 胚胎学证据B.比较解剖学证据
C.生物化学证据D.古生物化石证据
(4)现今的人类通常可划分为4个人种,即黄色人种(蒙古利亚人)、白色人种(高加索人)、黑色人种
(尼格罗人)和棕色人种(澳大利亚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多选)
A.4个人种之间在遗传上是开放的,不存在生殖隔离
B.4个人种之间的差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中的物种多样性
C.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检测4个人种之间差异最可靠的方法
D.4个人种之间的差异体现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人类适应环境变化长期生存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图是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的检测实验结果:图甲是在20℃、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的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图乙是在甲图 a 点对应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相关曲线.
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表明,A植物与B植物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差异主要是 不同,据此可将它们共同种植,构建群落的 结构,达到充分利用光能的目的.
(2)甲图中b点的含义是:植物光合作用速率 (>、<、=)呼吸作用速率.
(3)乙图中两曲线后段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温度过高,酶活性 ,光合作用速率因而 .
(4)比较乙图中两曲线可知,饱和CO2浓度下获得最高产量的最适温度比大气CO2浓度下的高,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30℃~36℃)内,处于饱和CO2浓度下生长的植物,光合作用增强的幅度大于 增强的幅度.
(5)如果在乙图的 m点条件下测得A植物光照强度与CO2吸收速率关系曲线,则该曲线与甲图曲线比较a点的移动情况是 .
研究表明,主动运输根据能量的来源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其示意图如下(图中a、b、c代表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代表跨膜的离子或小分子)。请据图回答:
(1)图中细胞质基质存在于________(填“P”或“Q”)侧,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主动运输是由________所介导的物质________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
(3)有人认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ATP驱动泵的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
请你设计实验加以探究:
①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甲、乙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肠上皮细胞。
第二步:将甲、乙两组细胞置于适宜浓度的葡萄糖培养液中,甲组细胞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 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a.若甲、乙两组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浓度相同,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常交际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要接触酒精,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 事故已是屡见不鲜。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在肝脏中代谢过程如图:
①酒精进出细胞方式为______,所以喝酒后酒精能够很快运输到全身各处。
②已知乙醛对人体的毒性最大,乙酸无毒。下列几种类型人中喝酒最危险的是______。
A.两种酶均无的人 | B.两种酶均有的人 |
C.只有乙醇脱氢酶的人 | D.只有乙醛脱氢酶的人 |
(2)喝酒的人走路容易东倒西歪,其原因是酒精麻痹了______,致使运动不协调、不能准确维持身体平衡,这是酒后驾车危险的原因之一。
(3)交警确认驾驶员是否酒驾的一种方 式是让驾驶员向装有橙色酸性重铬酸钾的仪器中吹气,如果颜色变为_____,则确认驾驶员为酒后驾车。
(4)下图为利用酵母菌发酵产酒过程中酵 母菌的数量和酒精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①在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发现没有血细胞计数板,于是釆用了下图所示的 方法进行粗略计数。某次计数时随机选取的几个视野统计结果如下表,则该次抽样的样液中酵母菌密度约为______个/mL。若某次计数时发现视野中酵母菌数量太多,且远多于红细胞数量,为了统计准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已知红细胞密度为5000个/mL)
②从能量角度分析,25h前酒精产生速度较快的原因是______。
③分析30h后限制酵母菌数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是___,80h后酵母菌数量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④实际生产过程中当酒精浓度达到12%〜16%时发酵就停止了,为了能够持续高效产 酒,请提出可操作的措施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