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B.在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数量随着染色体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C.无丝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及DNA的复制
D.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前期和末期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亲代与子代之间充当人类遗传物质传递“桥梁”的细胞是()

A.受精卵 B.卵细胞和精子
C.精子 D.胚胎

蝴蝶的性别由性染色体Z和W决定.有一种极为罕见的阴阳蝶,即一半雄性一半雌性的嵌合体,其遗传解释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决定蝴蝶雌性生殖器官发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B.过程Ⅰ体现了细胞识别功能,此过程不存在同源染色体ZW的联会配对
C.过程Ⅱ、Ⅲ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两个过程所表达的基因完全不同
D.若阴阳蝶能产生配子,则其次级精母细胞不可能和次级卵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相等

有科学家研究认为,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泡状结构,这些“微泡”在离开肿瘤组织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它所携带的癌症蛋白就会触发促进新血管异常形成的机制,使这些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

A.“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能够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B.“癌症蛋白”的形成需要由内质网以及高尔基体进行加工
C.“癌症蛋白”的作用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后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会延长

某生物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其突变性状是由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方案: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

性别
野生性状
突变性状
突变性状/(野生性状+突变性状)
雄株
M1
M2
Q=M2/(M1+M2)
雌株
N1
N2
P=N2/(N1+N2)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0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该株突变个体的基因型为XAYa、XaYA或XAYA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都为

莱航鸡羽毛的颜色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其中B、b分别控制黑色和白色,A能抑制B的表达,A存在时表现为白色。某人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代别
亲本(P)组合
子一代(F1)
子二代(F2)
表现型
白色(♀)×白色(♂)
白色
白色∶黑色=13∶3

若F2中黑羽莱航鸡的雌雄个体数相同,它们自由交配得F3,F3中 ()
A.杂合子占2/9
B.杂合子多于纯合子
C.黑色占8/9
D.黑色个体都是纯合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