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 |
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
C.正常情况下,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等位基因 |
D.人的近视眼和色盲是一对相对性状 |
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平均分成四组,各置于相同的密闭装置内,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分别置于四种不同温度下﹙t1<t2<t3<t4﹚。测得光照相同时间后各装置内O2的增加值及黑暗条件下各装置内O2的消耗值,结果如下表。经分析可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温 度 气体变化值(相对值/mg•h) |
t1 |
t2 |
t3 |
t4 |
光照下O2的增加值 |
2.7 |
6.0 |
12.5 |
12.0 |
黑暗下O2的消耗值 |
2.0 |
4.0 |
8.0 |
12.0 |
A.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呼吸作用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B.在实验的四种温度下,植物在t3温度时经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最多
C.光照与黑暗处理相同时间后,t4温度下装置内O2的增加量与呼吸O2消耗量相等
D.在实验的四种温度下,若均给予24小时光照,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均大于0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CO2浓度、温度与光照强度的影响。如图为在一定CO2浓度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的某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的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线粒体 |
B.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是5 mg/(100 cm2叶·小时) |
C.在一昼夜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c点光照强度条件下11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 cm2叶片一昼夜中净吸收量为 45 mg |
D.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若将温度提高到30 ℃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则图中b点将右移,c点将左下移动 |
某植物叶片(下图)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 48 h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所示。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其中,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是()
A.a、b 和 d | B.a、c 和 e |
C.c、d 和 e | D.b、c 和 e |
下图表示的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呼吸时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线段XY=YZ,则在氧浓度为a时
A.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 |
B.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
C.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CO2多 |
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相等 |
假设a、B为玉米的优良基因,位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实验小组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实验(见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表示诱变育种,其最大优点是能提高突变率,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改良生物性状
B.过程②③④属于杂交育种,aaB__的类型经过④后,子代中aaBB所占比例是5/6
C.过程⑤⑦使用的试剂一般为秋水仙素,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D.过程⑥⑦表示单倍体育种,其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