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分,每空右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已知两种致病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且3号个体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图中            号个体的亲子关系和各自的表现型可以排除甲病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2号和4号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                            
(3)6号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4)Ⅲ-10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Ⅰ代中的        号个体。
(5)若13号个体为7、8夫妇刚出生的儿子,该个体不患病的概率为        
(6)此遗传系谱图中两种性状遗传遵循基因的                        定律。
(7)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甲遗传病是由于正常基因中决定谷氨酰胺的一对碱基发生改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而导致的,已知谷氨酰胺的密码子(CAA、CAG),终止密码子(UAA、UAG、UGA),那么,该基因突变中模板链发生的碱基变化是                  ,与正常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比,该突变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进而使该蛋白质的功能丧失。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和CO2浓度对大豆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3个40W的白色灯管做光源,通过简单遮光(如外罩透光良好的红色黄色塑料薄膜让其中两个分别只发出红色光和黄色光),设置不同CO2浓度,培养试管苗.一段时间后,测定试管苗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若培养过程中大豆幼苗的呼吸速率稳定,由图可知,当CO2浓度为_______、____光培养时,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相等。
(2)图示表明,相同CO2浓度条件下,用不同颜色的光培养时,大豆幼苗的光合速率不同,若忽略光强大小的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可知,大棚种植大豆时,应选用____色塑料薄膜搭建顶棚。
(3)据图可知,黄光培养时,大豆幼苗与外界CO2的交换情况表现为________;大豆幼苗吸收的CO2在叶绿体的________处被还原为葡萄糖,该过程所需来源于________。
(4)欲探究黄光培养时大豆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请完善以下实验思路:
①分别取等量黄光和________培养条件下的试管苗叶片;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比较两种滤纸条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确定二者叶绿素含量有无差异。

光合促进剂是一种与生长素有类似生理作用的生长调节剂。某科研人员利用番茄为实验材料来探究光合促进剂的生理作用,其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材料:生长状况相同且长势良好的番茄若干株、适宜浓度的光合促进剂、蒸馏水、尺、天平等。
(1)实验步骤:(请补充完善)
第一步:选取生长状况相同且长势良好的番茄若干株,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
第二步:对甲、丙两组喷洒______________;对对照组乙、丁两组喷洒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将四组番茄放置于适宜相同的条件下培养,观察四组番茄的叶片颜色,测量并计算每组番茄的________________,待成熟后计算每组座果数量、称量并计算单果重量的平均值。
(2)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植物生长状况、产量记录表

名称
平均株高(cm)
座果数(个)
叶色
平均单果重(g)
甲组
220.2
28.2
深绿
172.5
乙组
206.6
26.4
绿
156
丙组
222.8
27.6
深绿
170
丁组
218.8
25.8
绿
152.5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实验设置甲、丙两组(或乙、丁两组)相同实验遵循的是 实验原则。
②据表中叶色情况分析推断:光合促进剂增加番茄产量的原因可能是促进了 (物质)的合成,提高了光能利用率,进而提高果实产量。据表中数据分析推断:光合促进剂具有与生长素类似的生理作用,如:促进生长、
③若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光合促进剂浓度为a,那么当光合促进剂的浓度小于a时,番茄的产量 (填“会”、“不会”、“不一定”)降低。

在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中,蝗虫种群首先迁入且迅速增长,在以后的几个月内,其它动物先后迁入。下图甲表示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乙表示几种生物形成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
(2)蝗虫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间段是_________。3个月后,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显著减小,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地区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由于该动物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往往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_________(偏高或偏低)。

三裂叶豚草是传入我国的入侵植物.为减少其危害,可选取紫穗槐、沙棘等经济植物作为替代植物建立豚草替代控制示范区,示范区建成后三裂叶豚草的生物量明显减少.右图为研究过程中绘制的种群生长曲线,请回答:

(1)对三裂叶豚草种群数量影响最强烈的外界因素是 。在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由最初的豚草等草本植物阶段过渡到紫穗槐、沙棘等木本植物阶段,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 ___。
(2)若曲线Ⅱ表示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的豚草种群生长曲线,则对应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对应时间点是 ,表明替代植物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_。
(3)若在示范区内替代植物遇到了虫害的袭击,图中α的角度将会
(4)曲线I和曲线II所代表的种群中,进化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_____,其进化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5)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激素共同的调节.能促进三裂叶豚草在繁殖季节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及其开花的植物激素主要是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体内信息传递和调节的问题。
下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请据图回答:

(1)图中尿道内、外括约肌、膀胱逼尿肌属于反射弧中的哪一部分?_____________
(2)当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请用箭头和图中必要文字、字母表示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传导的过程中,c神经纤维膜外形成向 (填“左”或“右”)方向的局部电流。当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兴奋传入初级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这是一种 (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
(4)正常情况下,人的尿量和排尿时机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排尿有时会出现异常现象。如:受到惊吓后尿失禁,原因是: ;此时神经活动加强,使血压恢复正常。某人在车祸中下丘脑受到暂时性损伤,出现多尿症状,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