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如图所示,此圆柱体的直径是     cm。

(2)如图a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重物,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若将此弹簧测力计、重物如图b所示进行测量,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  (“变大”、“变小”、“不变”)。

(3)现有一质地均匀,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小明想用天平粗略测出它的密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处,观察横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他应将横梁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或“右”)移动.天平平衡后,小明用烧杯装满水,测出其总质量为m1(如图a),将小石块投入装满水的烧杯中(如图b),测其总质量为m2,此时溢出质量为m3的水,则小石块的密度ρ=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弹力 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_____________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小明选择了图乙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两个50g的钩码分别放在左右两个相同的小盘内,发现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接着,他在右边小盘内又加入一个2g的小铁片,发现小车仍然静止,其原因是

小丽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小车每次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1)根据图中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选填“快”或“慢”),由此可推知:运动物体不受力,物体将__________(选填“慢慢停下”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关于下图中小明和小华的讨论,你认为(_______)

A.只有小明的观点正确 B.只有小华的观点正确
C.小明和小华的观点都正确 D.小明和小华的观点都错误

(3)联想到在雨雪天驾驶汽车应适当(选填“增大”或“减小”)汽车之间的距离。
保持车距这是由于汽车具有,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刹车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所以要遵守交通规则。

小华用一根长6.5cm的橡皮筋自制测力计,并用钩码和刻度尺测得以下数据:

钩码重量/N
0
1
2
3
4
橡皮筋长度/cm
6.5
7.5
8.5
9.5
11.0
橡皮筋伸长/cm
0
1
2
3
4.5

(1)请在方格纸中作出关于拉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图像;

(2)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_________;
(3)该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当所测的力超过测量范围时,小华能发现橡皮筋的_______明显变小。

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牛奶中掺水含量
0%
10%
20%
30%
40%
50%
牛奶密度(g/cm3
1.030
1.027
1.024
1.021
1.018
1.015

小明通过实验测量了牛奶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的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70g,然后把烧杯中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a所示,量筒内牛奶的体积是______ cm3;再称烧杯和剩下牛奶的总质量,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应移动 _______。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倒入量筒的牛奶的质量为______g。
(3)该牛奶的密度为 _______ g/cm3,则这种牛奶(_______)
A.未掺水 B.掺水含量20%以下
C.掺水含量20%—30% D.掺水含量30%以上

如图所示,你用力向下压圆铅笔笔尖时,手指却感到疼痛,这是因为也施加了力的作用,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