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纪念抗战胜利是要使我们用无数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胜利保持和巩固到永远……当今世界战争威胁依然存在……战争不仅仅是军事的较量,更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如果再有战争强加到我们头上,我们不仅要胜利,还要完胜。
--摘编自余爱水《纪念抗战胜利是为了永远胜利》
(1)材料一中"卫国战争"是哪场世界性战争的组成部分?
(2)下表呈现的是这场世界性战争的有关信息,请补充完整。

区域
战场
重大战役
最终胜利标志
东方
亚洲战场: ①(主战场)
②(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台儿庄战役
1945年9月2日,  ④       
太平洋战场
中途岛海战等
西方
欧洲战场:苏德战场(主战场)
③(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北非战场
阿拉曼战役等


(3)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抗日战争在这场世界性战争中的作用无足轻重,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联系这场世界性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当今形势,你认为中国如何才能保持"永远胜利"?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秦汉时期起,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为巩固国家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和汉武帝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秦是在谁的领导下完成统一的(人名)?汉的鼎盛时期出现在谁在位时?(人名)
(2)秦汉政权都曾受到北方强悍的少数民族——匈奴的威胁,为此秦朝和西汉政府都采取措施来解除匈奴的威胁、巩固统一,请各举一措施。
(3)为巩固统一,削弱地方权力,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读材料,回答问题: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文中卫鞅指的是谁? 他曾在哪个国家实行变法?文中的孝公是谁?
(2)请根据材料指出卫鞅变法的原则是什么?
(3)上述材料体现了卫鞅什么思想主张?
(4)请举出卫鞅变法的内容.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材料二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
请回答:
(1)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时期?
(2)材料一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二反映了“上古之世” 的人民生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观察下图,请回答:

(1)请在上图的方框内填入丝绸之路的起点。(古地名)
(2)请你说说当时以此地为起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哪一历史事件的发生成为丝绸之路开辟的关键?

秦朝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它存在的时间短,只有15年的历史,却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之法,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
----《韩非子》
(1)材料一中“商君”指的是谁?“商君之法”中对今天仍有重大影响的是哪一项?其中哪一项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性质?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2)材料二中李白的诗赞颂了“秦王”最主要的功绩是什么?他采取的哪些措施促进了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依据所学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材料三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司马迁《史记》
(3)依据材料三分析,司马迁是怎样看待秦朝的统治的?这样的统治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
(4)对于上述材料中的秦朝历史,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