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问题。
1. |
|
2. |
该符号表示的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我国()
|
读图,四幅图为同一山地的等高线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阅读材料一至材料三,完成问题:
材料一: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海洋上形成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这种风的方向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我国是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
材料二:影响我国的冬夏季风图
材料三: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布图
1. |
图中的台湾省(B)和陕西省(A)都在季风区内,但台湾省年降水量远远大于陕西省,可能的原因是() A.台湾省所处纬度比陕西省低,降水多 |
2. |
青藏地区的大部分区域位于非季风区,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
3. |
青藏高原南侧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降水非常丰富,年降水量达4000-5000毫米,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读我国东部地区沿107º48′E的地形剖面图,完成问题:
1.图中地势较低的A处发育成河流,该河流可能是()
A. | 黄河 | B. | 淮河 | C. | 汉江 | D. | 珠江 |
2.B山为太白山,对于其以北区域的自然地理景观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 B. | 植被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
C. | 河流在冬季出现封冻现象 | D. | 耕地以旱地为主 |
3.我国幅员辽阔,多特殊天气。B山以南区域独有的天气现象是()
A. | 寒潮 | B. | 梅雨 | C. | 沙尘暴 | D. | 干旱 |
读澳大利亚区域图,完成问题:
对澳大利亚的地理事物判断正确的是()
A. | 中部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是主要的农耕区 |
B. | 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大陆的西北侧沿海区域 |
C. | 人口集中分布在西南部沿海地带 |
D. | 动物物种具有独特性和古老性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