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创新题:
某班同学在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了一个实验。阅读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问题。
【实验】课桌上有一本书和一张纸。
如图一,用手挤压书本,观察书本发生了什么变化?如图二,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观察纸张发生了什么变化?
(1)实验中的纸张(书本)代表了地球上的板块,图一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______运动,这一运动会形成山脉,如下图中的A、B两座山脉的形成,两座山脉中,代表喜马拉雅山脉的是 (填字母),代表阿尔卑斯山脉的是 (填字母);图二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________运动。
(2)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甲是 板块,乙是 板块,丙是_____ _板块。
②C是______海,根据板块运动方向来推断,将会不断 (缩小或扩大)。
③D是 海,根据板块运动方向来推断,将会不断 (缩小或扩大)。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球人口急剧增长,工业发展迅速。一方面,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以惊人的速度扩大;另一方面,日益严重的水污染蚕食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另外一个原因造成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就是浪费水资源现象严重,公民节约意识还不强烈。
(1)从图中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2)我国水资源在季节分布上的特点是 ;为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3)我国少水带地区,农业生产适宜发展 业。
(4)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 。
图中各曲线分别是:A--我国耕地,B--我国人均耕地,C--我国人口,D--我国粮食总产量,E--我国人均粮食产量。
(1)C、D、E三条曲线中,增长幅度最小的是 ,造成其增长幅度小的原因 。
(2)A、B两条曲线下降幅度大的是 ,造成下降的原因是 。
(3)对比我国与世界人均耕地、人均粮食产量,要提高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在人口方面应采取的政策是 。
读中国局部区域简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B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界线
(2)图中甲地区的耕地类型以 为主,乙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3)京广高铁于2012年12月26日全线开通.从广州坐高铁到北京的旅行时间缩短至8小时左右.图中①、②、③、④四条铁路线属于京广线的是
(4)从上海运输2万吨钢材到北京,应选择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内河运输
(5)下列由秦皇岛港运往海口的货物,不可能的是
A、小麦B、苹果
C、甘蔗 D、煤炭.
读”跨流域调水图”,回答问题。
(1)家在北京的小明高兴地对同学说:“我们就要喝到长江水了!”他说的“长江水”来自下来哪个工程:
| A.引黄入晋 | B.南水北调 | C.引滦入津 | D.引黄济青 |
(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时间上看,我国水资源分配特点是 季降水集中, 从空间上看,我国水资源 丰 缺,对水资源的利用必须依赖水利工程。
(3)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指把 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4)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计划取长江水沿_________运河北上到达京津唐地区,这条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在我国其年运输量仅次于 ,居第二位。
某校学生户外社团计划到如图(某区域等高线图)所示区域开展户外活动。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B C 。
(2)图中比例尺的表达方式是 。
(3)有团员建议乘车到D地后徒步爬乙山。量得该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至少得徒步 千米。
(4)若团员们要开展攀岩活动,图中ABC三处最适宜的是 处。
(5)图中小河E的流向是 。
(6)根据图中相关信息判断,甲山的高度最有可能是
| A.650米 | B.680米 |
| C.730米 | D.810米 |